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重组噬菌体靶向探针在动脉血栓近红外活体成像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3-05 20:51
【摘要】:研究目的:血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命。血管一旦形成血栓,便可使累及的血管狭窄甚至闭塞,造成相应的器官或者组织缺血而致功能障碍、器官或者组织坏死,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甚至是死亡。血栓形成是中国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病——心脏病、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共同发病机制。尤其是肺血栓栓塞症致死率高,临床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漏诊与误诊情况严重,及时、准确进行诊断至关重要。目前用于诊断血栓的检测方法非常多,但是超声、CT、MRI、DSA、SPECT等检测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因此寻找一种经济的、敏感的手段变得十分迫切。前期研究表明,P1Cm(专利号ZL 201110341296.X,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小肽)能够靶向结合血小板表面高表达蛋白αIIbp3,我们试图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P1Cm肽展示在噬菌体表面,以噬菌体作为纳米载体制备近红外探针用于血栓的靶向成像研究。第一部分噬菌体展示载体的构建及重组噬菌体的制备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对野生噬菌体M13进行突变,将目的肽片段插入其中构建出重组噬菌体,获得重组噬菌体;通过ELISA、PCR,及基因测序等方法验证构建是否成功;同时,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考察重组噬菌体的细胞毒性。结果:通过ELISA、Q-PCR,酶切鉴定、基因测序等方法验证我们成功构建了重组噬菌体载体,并引入Kpn Ⅰ和Eag Ⅰ酶切位点;通过PEG8000/NaCl沉淀法获得了高纯度重组噬菌体;细胞毒性实验表明,重组噬菌体对细胞存活率几乎没有影响。结论: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构建了能展示任意已知肽的噬菌体载体,并通过转化及感染获得目的重组噬菌体,该噬菌体无明显细胞毒作用。第二部分重组噬菌体与血小板体外结合研究方法:用FITC及CY5.5标记重组噬菌体,纯化后得到荧光探针,评估其稳定性;用CCK8实验考察荧光探针的细胞毒性;将荧光探针分别与血小板共孵育,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荧光探针与血小板的结合。结果:标记后的重组噬菌体在4周时间里稳定性较好;噬菌体荧光探针对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重组噬菌体荧光探针能够通过膜表面糖蛋白αⅡbβ3中的β3亚基与血小板特异性结合,且荧光强度大于荧光素标记的P1Cm肽。结论:成功制备了基于重组噬菌体的靶向纳米探针,该探针能与血小板表面的β3亚基特异性结合。第三部分重组噬菌体纳米探针用于动物动脉血栓靶向成像的研究方法:利用三氯化铁诱导建立裸鼠颈动脉血栓模型,并将荧光探针经尾静脉注射入动物体内,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血栓部位进行近红外成像;成像结束离体重要脏器进行近红外成像。将离体的颈动脉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测,并制作颈动脉、心脏、肝脏、肾脏切片与探针杂交,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用三氯化铁可以成功诱导裸鼠颈动脉血栓模型;将CY5.5-M13-P1Cm与CY5.5-P1Cm荧光探针经尾静脉注射入小动物体内后,发现两者均能够对血栓部位进行成像,并且CY5.5-M13-P1Cm探针成像效果优于CY5.5-P1Cm;同时,CY5.5-M13-P1Cm探针成像时间更久、更稳定。荧光杂交试验结果显示,CY5.5-M13-P1Cm及CY5.5-P1Cm探针均可与血栓特异性结合,但CY5.5-M13-P1Cm探针的荧光信号强度及分布大于CY5.5-P1Cm探针,与在体实验结果一致。结论:重组噬菌体CY5.5-M13-P1Cm近红外荧光探针能够靶向血栓成像,持续时间及荧光强度大于单分子标记的CY5.5-P1Cm探针,为重组噬菌体作为纳米靶向载体的深入研究打下理论和实验基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贾松惠,郭鹞,范灵芝,梁米芳,侯云德;具有G-CSF抗原结合活性的三个重组噬菌体单链抗体基因的筛选及序列测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9年03期

2 吕斌,徐顺清,陈志飞,符志军,李开赏,周宜开;用重组噬菌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丽娜;栾天;马玲;颜晓梅;;痕量致病活菌的四半胱氨酸重组噬菌体快速特异性鉴定[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2分会:化学生物学[C];2014年

2 张祥斌;谢青梅;曾永长;马静云;陈峰;张敏喻;毕英佐;;肌肉注射重组噬菌体疫苗在鸭体内分布情况研究[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吴丽娜;潘建波;黄婷婷;杨玲玲;颜晓梅;;双砷染料-四半胱氨酸重组噬菌体在致病菌快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丽娜;杨晓婷;周颖星;黄天逊;郑彦;颜晓梅;;双砷染料-四半胱氨酸重组噬菌体准确鉴定细菌的存活状态[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曲青蓉;重组噬菌体靶向探针在动脉血栓近红外活体成像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云飞;重组噬菌体口服疫苗诱导系统性的细胞免疫反应及其体内抗肿瘤效果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2 曾宪卓;EGFR基因重组噬菌体疫苗的构建及抗肿瘤效应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万一;人TNF-α自体疫苗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35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435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9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