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EPCs在低剪切应力下归巢机制及作为靶向AS的治疗载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5 12:57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其主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管腔及不稳定斑块破碎引起血栓阻塞血管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及斑块不稳定的病理及发展机制不清晰,成为治疗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挑战。解决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发展和不稳定化的分子机制和合适的治疗策略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细胞多因子参与的血管内膜的慢性炎症。关于粥样硬化病理的假说包括:内皮损伤和脂质浸润学说、氧化学说、血栓形成学说、炎症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单克隆学说、同型半胱氨酸学说、精氨酸学及剪应力学说等。从大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理解剖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多发生在血管分叉、开口和弯曲处,呈现局部高发的特点,很难用全身因素加以解释。这些部位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和全身是不一样的。这也提示我们:血流动力学特性的改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高危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了什么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其如何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科学问题一)。动脉血管处于这种异常的血流状态产生适应性保护反应和适应性加重反应。动脉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是对这种异常血流状态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反应元件细胞。如何筛查这样的适应性的保护性反应分子及其是否可以成为干预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靶标分子(科学问题二)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快、如何达到特异性的靶向递送适应性保护分子达到治疗效果是一个重要的工具问题,同时也是解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开发的工程难题(科学问题三)大量的文献报道,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情况下,异常的血流状态对于内皮细胞的功能和内膜下炎症稳态、内膜增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介导内皮祖细胞、免疫细胞等归巢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下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进程。表达谱芯片是常用于高通量评价刺激因子对于细胞全面影响的评价工具,同时也在疾病的解析和靶标分子的筛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自组装是利用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和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的原理在细胞表面负载药物分子的工程学方法。我们根据以上的研究背景提出我们的科学假说“通过内皮祖细胞层层自组装适应性保护因子归巢到动脉粥样硬化组织达到逆转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围绕这三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假设,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我们拟展开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一、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异常血流状态归巢EPC及机制研究LSS促进EPCs归巢进入斑块。可能的机制是(a)流体剪切应力可以通过上调血浆血小板释放的腺苷水平来刺激诱导EPCs动员。(b)LSS可引起内皮细胞的损伤,增加血小板活化分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诱导血小板聚集在LSS地区。(C)流体剪切应力刺激诱导血小板表达SDF-1有利于EPCs归巢斑块。二、动脉粥样硬化异常血流状态保护性适应反应分子筛选实时RT-PCR芯片显示,VEGF,PSGL-1,TNC,Thbs4,SOD-1、TNF AIP,PPARγ,PPARα、ApoA1、bcl2a1a表达水平等方面,LSS显著高于OSS领域;而明显高于对照组。但VEGF和VWF只增加了大约两倍,这可能不是内皮祖细胞归巢的主要触发机制。PSGL-1,TNC,以及Thbs4表达显著增加可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激活。同时,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LSS区域SDF-1表达比对照区高,是在OSS领域SDF-1表达的1.24倍。我们通过文献对芯片转录有差异的蛋白进行调研,发现这些差异性转录的基因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粘附、归巢、内膜炎症稳态等具有重要作用。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不稳定血流状态,近段的低剪切力和远段的湍流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展和斑块纤维帽不稳定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文献调研和结合表达谱芯片结果的解析,我们筛选到Netrin-1可以作为重要的适应性保护分子。Netrin-1可以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和长入,而且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的萌芽和新生。对血管组织和神经组织同时具有重要的作用。体外研究表明,Netrin-1可以刺激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成为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新生血管。Netrin-1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调节内膜下炎症和免疫稳态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构建明胶/透明质酸自组装负载Netrin-1的EPCs靶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我们成功构建明胶、透明质酸层层自组装、负载Netrin-1的内皮祖细胞递送载体,并且实验证明了层层自组装负载Netrin-1的内皮祖细胞具有一定的靶向趋化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环境的能力。这说明明胶、透明质酸层层自组装、负载Netrin-1的工程化内皮祖细胞可能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靶向递送药物至不稳定斑块的治疗策略。内皮祖细胞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抗冠状动脉粥样药物的生物性载体。利用内皮祖细胞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药物生物载体,相对于其他常见的化学合成的药物递送系统,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内皮祖细胞归巢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性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高的药物递送效率,并且具有较高的药物负载效率。细胞自组装负载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药物可以更加有效地趋化迁移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膜层达到缓释药物分子的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昕;魏盟;燕晓宇;;EFFECTS OF EPCs OR b-FGF INTRAMYOCARDIAL INFUS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NEOVASCULARIZATION FOR DILATED CARDIOMYOPATHY RATS[J];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Foreign Language Edition);2008年02期

2 李然;方靖琴;陈晓;郭宇;艾华;张伟国;;EPCs示踪大鼠脑原位胶质瘤的动态MRI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4年04期

3 王雪梅;邓明明;;EPCs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关系及其治疗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24期

4 Xin-Peng Cong;Wen-Hui Wang;Xi Zhu;Can Jin;Liang Liu;Xin-Min Li;;Silence of STIM1 attenua=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EPCs after vascular injury and its mechanism[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4年05期

5 刘超;郭朋举;李圣博;姚星星;焦周阳;文冰;许华山;赵文增;;Combined Use of Transmyocardial Laser Revascularization an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nhances Neovascularization and Regional Contractility in a Canine Model of Ischemic Heart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4年02期

6 方立;陈美芳;余国龙;肖智林;陈晓彬;谢秀梅;;内皮祖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7 陈琴;黄铭涵;江时森;徐标;;丹参多酚酸盐修复糖基化终产物引起的晚期EPCs功能障碍及其分子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6期

8 ;A novel vWF A3-GPI modified EPCs to enhance its adhesion ability to collegen[J];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11年04期

9 李巧;冉海涛;王志刚;钟世根;凌智瑜;李攀;李兴升;陈庆伟;;超声微泡联合Ad-EGFP/HIF-1α介导EPCs归巢大鼠缺血心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11期

10 常柏;李春深;;EPCs移植治疗DR的研究新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Alex F.Chen;;GTPCH I Overexpression Ameliorates Impaired EPCs Function in Type 1 Diabetes[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2 崔斌;黄岚;;eNOS基因修饰EPCs移植抑制损伤血管过度增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Dynamic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Circulating EPCs、VWF and TM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冉海涛;李巧;王志刚;钟世根;凌智瑜;李攀;李兴升;陈庆伟;;超声微泡联合Ad-EGFP/HIF-1α介导EPCs归巢大鼠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5 张晓芸;崔晓栋;官秀梅;李宏;成敏;;稳定细胞骨架对EPCs功能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李巧;李兴升;王志刚;冉海涛;钟世根;凌智瑜;李攀;陈庆伟;;超声微泡联合Ad-EGFP/HIF-1α介导EPCs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7 何智辉;;5-杂氮-2‘-脱氧胞苷对CSES所致EPCs功能及其Sca-1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杨瑞瑞;杜怡峰;郭守刚;;VEGF动员内源性EPCs促进MCAO/R小鼠神经功能修复[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9 霍亚南;黎金凤;;SDF-1对糖尿病患者外周血EPCs功能影响的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3年

10 罗云;张勇;王导新;;造血干细胞归巢机制研究进展[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白毅;淋巴细胞精准归巢机制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4年

2 特约通讯员 吴松;印江“磁场效应”吸引“飞雁”归巢[N];铜仁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李根 本报通讯员 王召华 王玉磊;游子归巢 回馈桑梓[N];德州日报;2014年

4 记者 许军 杨晓安 特约记者 许万里;“候鸟”归巢[N];赣南日报;2014年

5 民泾;EPCs捕获技术改善支架生物相容性[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曦;AS:建筑的态度[N];中华建筑报;2012年

7 蒋家胜;人造血干细胞体内归巢研究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6年

8 代琼芬 陈锡伟;“归巢创业”海天阔[N];楚雄日报(汉);2013年

9 记者 赵莹莹;“小候鸟”期盼情感关爱“归巢”[N];人民政协报;2013年

10 记者 徐凯;诚心筑巢凤归来[N];四川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立;EPCs在低剪切应力下归巢机制及作为靶向AS的治疗载体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2 Shah Ourban Ali;家禽EPCs分离培养及HGF对炎症环境下EPCs功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3 尉辉杰;阿托伐他汀动员EPCs延缓颅内动脉瘤发展的机制及降低栓塞后复发的潜在价值[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4 叶家欣;强化他汀治疗促进EPCs动员改善心肌缺血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5 陈飞兰;内皮祖细胞(EPCs)在胶质瘤微血管构筑表型异质性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6 杨兆华;内皮祖细胞(EPCs)对移植性动脉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航;过表达PDGFR-β的EPCs在损伤血管修复中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8 崔斌;eNOS基因修饰EPCs移植与损伤内膜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谭虎;vWF A3-GPI强化EPCs富集及其在损伤血管壁修复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况春燕;STIM1/TRPC1复合体对EPCs修复损伤血管能力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娜;Visfatin对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薛国能;用于捕获和归巢EPCs的Fucoidan与CD133抗体/SDF-1复合生物涂层的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硕;骨髓源性EPCs对脊髓源性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芳娟;Klotho蛋白改善人EPCs功能、修复血管损伤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5 高玉元;丝蛋白涂层弹簧圈可控释放SDF-1α及其诱导EPCs参与大鼠动脉瘤修复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买超平;中低海拔因素下冠心病患者EPCs数量及其与相关因子关系的实验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王健;针药并用对气虚血瘀证MCAO模型大鼠海马VEGF表达及外周血EPCs数目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黄佳雯;ZFP580调控eNOS/NO信号通路促进EPCs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9 南伟;不同来源的EPCs对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年

10 郑淑欣;负载骨髓MSCs和/或EPCs的羊膜支架修复犬长段尿道缺损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58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458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