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年龄与性别对高密度脂蛋白功能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6 17:05
【摘要】:目的:研究年龄和性别对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和介导胆固醇外排功能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年龄20~59岁,平均(37.3±9.6)男性60例为中青年男性组,女性60例为中青年女性组;60~79岁,平均(68.7±8.4)男性60例为老年男性组,女性60例老年女性组。排除标准: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及服用雌激素、降血脂药、抗生素等。2.检测各组血脂生化指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等。将各组血浆超速离心获取HDL。3.通过检测各组HDL对抗铜离子(Cu2+)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产生丙二醛(MDA)氧化的能力。4.通过检测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THP1)的粘附试验检测HDL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CAM-1和ICAM-1的表达。5.通过MTT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相对细胞存活率与使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的凋亡水平来检测HDL的抗凋亡作用。6.通过HDL介导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外流率的实验检测其促胆固醇外排功能。结果:1.血脂指标测定结果:老年女性组与中青年男性组、中青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比较,LDL-C、TG、TC水平均升高(P0.05);中青年女性组HDL-C含量升高,与中青年男性组、老年男性组、老年女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外细胞实验:(1)HDL抗氧化实验:老年女性组与中青年男性组、中青年女性组及老年男性组比较,MDA含量升高(均P0.05);老年男性组与中青年男性组、中青年女性组比较,MDA含量升高(均P0.05);中青年男性组与中青年女性组比较,MDA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HDL抗炎实验:老年组(老年男性组与老年女性组平均值)与中青年组(中青年男性组与中青年女性组平均值)比较,单核细胞粘附数升高(P0.05),同龄男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黏附分子VCAM-1和ICAM-1的表达高于中青年组(P0.05),同龄男女组间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HDL抗凋亡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中青年组HDL保护后的内皮细胞相对存活率升高与老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比色法检测显示中青年组HDL保护后的细胞活力较老年组高(P0.05),同龄男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HDL促胆固醇外排功能检测:老年组较中青年组外排率降低(P0.05),其中老年组女性外排率降低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老年组男性较青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是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增龄不仅降低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而且对其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和促进胆固醇外排功能存在影响,导致高密度脂蛋白功能障碍。2.性别HDL功能的影响表现为,老年女性HDL的抗氧化能力和诱导胆固醇外排能力低于老年男性,余性别年龄间比较均无差异,提示增龄对老年女性HDL功能影响更为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04期

2 Wolfrum C;Poy MN;Stoffel M;曾德星;;载脂蛋白M参与前β高密度脂蛋白形成、胆固醇流向高密度脂蛋白,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05期

3 谷双清;;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2年05期

4 徐亚民;;高密度脂蛋白的临床意义[J];中级医刊;1986年11期

5 王桂忱;周凌;阮启志;张玉东;;锦州地区147例正常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组分胆固醇含量的测定与分析[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6 ;人工合成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阻止胆固醇形成[J];保健医苑;2009年03期

7 孙秀玲;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J];生命的化学;2003年02期

8 钟巧青,赵水平;高密度脂蛋白结构与功能复杂性的新认识[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06期

9 ;高密度脂蛋白也可能变成“坏”的脂蛋白[J];高血压杂志;2006年01期

10 ;非高密度脂蛋白[J];高血压杂志;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汉忠;韩琴琴;陈灏珠;;营养与血脂和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组分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2 肖格磊;肖宫;刘惠君;罗自强;;高密度脂蛋白对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张英;戚译天;张凯峰;彭爽;苏曼曼;;重组人高密度脂蛋白的制备及活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张春妮;樊璐;;高密度脂蛋白临床意义及治疗的研究进展[A];2004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姜志胜;唐朝克;代小艳;曾德新;;高密度脂蛋白的抗氧化与抗炎作用[A];第八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梁东辉;陈允钦;吴鹏;;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认识[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蒋文;刘宝瑞;杨觅;;高密度脂蛋白载药的研究进展[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8 张人漪;冉建民;易向民;练红杏;刘薇;谢彬;劳干诚;;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分子组分变化及意义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斯晓燕;赵永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凝血酶调节蛋白、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10 江渝;刘红;彭家和;叶治家;何凤田;董燕麟;刘秉文;;培养人动脉平滑肌细胞诱发高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炜 编译;人造高密度脂蛋白:抗胆固醇“新武器”[N];医药经济报;2010年

2 刘红 李一石;高密度脂蛋白未必越高越好[N];健康报;2010年

3 副主任医师 江锦琦;高密度脂蛋白增高并非血脂高[N];家庭医生报;2003年

4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是预防心脑血管病关键[N];保健时报;2008年

5 江苏 副主任医师 杭兰芳;有益于心血管的高密度酯蛋白[N];家庭医生报;2003年

6 适言;托彻普能否东山再起[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季玉光;降血脂药物别乱服[N];医药经济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曹玉祥;中老年人怎样防血脂异常[N];医药养生保健报;2010年

9 薛仕胜;长寿之梦可以成真[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韩咏霞;心梗后血脂下降只是暂时的[N];大众卫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娜娜;高密度脂蛋白模拟肽Reverse-D-4F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内皮祖细胞损伤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2 王云龙;载脂蛋白A-I及其半胱氨酸突变体重组高密度脂蛋白对于内毒素血症小鼠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易光辉;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的作用[D];中南大学;2003年

4 王子熹;吸烟对高密度脂蛋白功能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5 贾连群;血浆高密度脂蛋白亚类及其分布特征[D];四川大学;2006年

6 许剑峰;高密度脂蛋白对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旁分泌和抗凋亡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苏曼曼;重组人高密度脂蛋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吴建祥;氧化高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祖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9 杨嵘;关于高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瑶琳;高密度脂蛋白拮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胱硫醚γ裂解酶表达的下调[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培彬;高密度脂蛋白质组学技术方法建立及在二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研究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张月婷;新疆维汉两民族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_3的水平与血压的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宝龙;重组高密度脂蛋白—阿霉素复合物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5 杨宁;高密度脂蛋白组成部分中的不同亚类对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堰汇;载脂蛋白A-I突变体重组高密度脂蛋白对转录因子ATF3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6年

7 蒋文;负载紫杉醇的高密度脂蛋白纳米粒子构建及体外评价[D];南京大学;2014年

8 李炳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氧化高密度脂蛋白与糖基化载脂蛋白A-Ⅰ水平变化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樊丽伟;年龄与性别对高密度脂蛋白功能影响的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7年

10 李燕;新疆维、哈、汉族人群肥胖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5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545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1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