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基于三维定量分析对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和分叉介入角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4 23:28
【摘要】:目的评估可获得最佳投照角度的临床价值,用三维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估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和临床分叉介入角度的差异性。方法该回顾性研究共纳入76例患者85个分叉病变,其中53例接受了介入治疗。采用新型经验证的三维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计算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和介入角度靶血管主支、边支短缩率,2位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医生以实际介入角度为参照对可获得投照角度的优越性予以评价,评价结果量化为-2~2共5个等级,同时对最常见的分叉病变的可获得最佳投照角度和介入角度的分布特征给予分析。结果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与介入分叉角度相比,无论主支还是边支均有更少的短缩率[分别为(4.84±3.08)%比(12.55±7.00)%,(5.80±3.10)%比(12.59±7.04)%,均P0.001]。可获得分叉病变最佳投照角度优于实际介入投照角度。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相对分散,而实际分叉介入角度相对集中,47.2%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不同于解剖意义分叉最佳投照角度。结论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主支、边支短缩率均小于实际介入角度,约一半的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不同于解剖意义上最佳投照角度,当解剖意义上最佳投照角度无法达到时,可获得最佳投照角度可作为第2最佳选择。
【图文】:

三维图像,血管,分叉,中心线


度。在这个病例,左主干OBOVA是RAO32°,CAUD42°(主支短缩率为13.0%,边支短缩率5.7%)。注:A、B显示选取分叉血管两幅图像后,以左主干、左旋支分叉处两个易识别的点作为参考点,并自动生成了此两点在对应投照角度下的极线;C、D显示极线经过系统校正后和对应的参考点重叠相交。图1参考点选择及极线的校正注:A、B:两个不同投照角度选取3个参考点后分叉血管中心线的提取,,C、D:分叉血管轮廓的分割,E、F:两个不同投照角度二维血管轮廓和三维轮廓的差异。图2分叉血管中心线提取、轮廓分割及同角度三维血管与二维血管差异1.2.3介入专家评估提供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和分叉实际介入角度三维图像用来比较,同时,计算和对比靶分叉血管的可获得最佳投照角度和实际介入角度在二维平面短缩率。两名有10、12年介入经验的·868·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年9月第25卷第9期ChinJHypertens,September2017,Vol.25No.9

专家评分,分叉


入角度时,其短缩率则根据实际介入角度进行计算。53例靶血管主支在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与分叉实际介入角度的短缩率为(4.84±3.08)%比(12.55±7.00)%(P<0.01),分支的短缩率为(5.80±3.10)%比(12.59±7.04)%(P<0.01)。四类最常见的分叉病变在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与分叉实际介入角度下靶血管的短缩率进行比较,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与实际介入角度相比,无论主支还是边支在可获得分叉最佳投照角度下均有更少的短缩率。图4专家评分表1专家评分及不同评分的率[例(%)]评分1评分2-2-1012合计-2000000-100000000001(1.89)01(1.89)1006(11.32)11(20.75)6(11.32)23(43.39)20008(15.09)21(39.62)29(54.72)合计006(11.32)20(37.74)27(50.94)53(100.0)注:Kappa系数=0.511。表2四类主要分叉主支和边支短缩率(s冢

本文编号:2555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555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d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