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心踝血管指数、踝臂指数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11-17 17:45
【摘要】: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Blood pressure Index,ABI)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015年2月~2016年5月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243例,符合标准的有164例,根据CAG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冠脉正常组(n=38,Gensini评分0分),按照四分位数法将冠脉病变的患者分为4组:A组(n=31,Gensini评分0.5~36分)、B组(n=32,Gensini评分36.1~78分)、C组(n=33,Gensini评分78.1~117分)及D组(n=30,Gensini评分117.1~160分)。对全部入选的受检者进行常规的病史采集,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测量偶测血压,收集生化检验结果,检测CAVI、ABI、IMT数值。结果冠脉正常组、A组、B组、C组及D组,这5组间性别、年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CAVI、ABI、IMT在正常组、A组、B组、C组、D组这五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中CAVI、IMT数值在这五组间呈递增趋势,ABI数值在这五组间呈递减趋势。分析CAVI、ABI及IMT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AVI、IMT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ABI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4、-0.695、0.702,其中CAVI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更强。以CAG结果作对比,CAVI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06%,89.47%;IMT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89%,92.11%:ABI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5.40%,92.11%。与IMT、ABI相比,CAVI的灵敏度、假阳性率、阴性预测值最高,特异度、假阴性率最低;CAVI的阳性似然比、粗一致率分别为8.74、91.46%,ABI的阳性似然比、粗一致率分别为9.56、79.26%,IMT的阳性似然比、粗一致率分别为11.27、89.63%,三者比较CAVI的阴性似然比最低,粗一致率最高,提示CAVI排除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能性较ABI、IMT都大、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也最大,比较三者的约登指数,发现CAVI的约登指数最大,说明CAVI筛查冠脉病变的效果最好,真实性最大。比较三者的Kappa系数,发现相比IMT、ABI,CAVI与CAG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综上所述,CAVI预测冠脉病变的效果最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Gensini评分与CAVI、IMT、ABI的相关性,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与CAVI、ABI独立相关,用ROC曲线比较CAVI、ABI、IMT在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价值,发现CA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AB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14;IM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结果显示:CAVI曲线下面积最大,提示CAVI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最高,以上结果表明CAVI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更高于ABI及IMT。结论随着CAVI、IMT数值的升高,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加重。随着ABI数值的下降,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加重。研究CAVI、ABI及IMT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发现CAV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图文】:

相关性


CAVI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Fig.4CorrelationbetweenCAVIandGensiniscore

相关性


ABI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Fig.5CorrelationbetweenABIandGensiniscore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文军;姜晓霞;;动态脉压指数对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重庆医学;2017年02期

2 郭雷;董清;陈春强;;组织多普勒成像结合冷加压试验在更年期妇女胸痛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7年01期

3 石凡;;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J];医疗装备;2016年22期

4 刘婷;周琦;姜珏;雷小莹;;颈动脉压力波形反射波点与冠心病关系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年10期

5 林厚强;钱平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动脉弹性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年24期

6 匡寒琴;汤宇;许嘉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无创检测临床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年08期

7 舒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17期

8 韦良广;;血管内皮功能检查(FMD值)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6年13期

9 杨文慧;杨莉;何燕;魏云鸿;邓洁;王瑞萍;杨苏;孙艳;刘师节;董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6年11期

10 刘宇;陈曼君;李晨;刘伟红;刘欢;王宏宇;;心踝血管指数与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危险程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夏明杰;反射波增强指数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瑞;高血压前期血压变异性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3 王q,

本文编号:2562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562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