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1 02:1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人群合并心房颤动(atrail fibrillation,AF)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以期为高血压人群预防心房颤动提供方向,减少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方法]以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心内科住院的1548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查询的方式,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本课题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最终符合入选条件的高血压患者856例,年龄在27~92岁,男性413例,女性443例,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将其分为非房颤组和房颤组;其中非房颤组732例,年龄在27~91岁,男性349例,女性383例;房颤组124例,年龄在32~92岁,男性64例,女性6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及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动脉硬化检查、颈部血管超声及检验结果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组间比较分析中存在显著差异且房颤组高于非房颤组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独立危险因素,并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ROC曲线的绘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1、非房颤组和房颤组在性别、高血压家族史、BMI、室性期前收缩I级、24hDBP、日间DBP、夜间DBP、RVDd、颈动脉斑块检出率、TP、ALB、UA、TC、TG、HDL-c、LDL-c、FBG、Na+、Ca2+、RBC、HB、FIB 上的差异不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非房颤组和房颤组患者在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CCB及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上的差异不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非房颤组和房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平均心率、室性期前收缩0级、Ⅱ级、Ⅲ级、Ⅳ-A级、Ⅳ-B级、Ⅴ级、24hSBP、24hPP、日间 SBP、日间 PP、夜间 SBP、夜间 PP、LAD、LVDd、RAD、IVST、LVPWT、LVEF、Hcy、K+、DD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年龄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平均心率、室性期前收缩Ⅱ级、Ⅲ级、Ⅳ-A级、Ⅳ-B级、V级、LAD、LVDd、RAD、IVST、LVPWT、LVEF、Hcy、K+、DD均为房颤组高于非房颤组,而室性期前收缩0级、24hSBP、24hPP、日间SBP、日间PP、夜间SBP、夜间PP为非房颤组高于房颤组;4、非房颤组与房颤组中阵发性房颤患者比较显示在无室上性期前收缩、偶发室上性期前收缩、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上具有显著差异,各项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无室上性期前收缩、偶发室上性期前收缩房颤组在低于非房颤组;在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上房颤组明显高于非房颤组。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51)、高血压病程(OR=1.075)、吸烟史(OR=3.256)、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OR=13.280)、房性心动过速(OR=3.909)、室性期前收缩Ⅲ级(OR=3.900)、室性期前收缩IV-A级(OR=3.406)、LAD(OR=l.122)、IVST(OR=1.661)、LVPWT(OR=3.926)、Hcy(OR=1.279)、DD(OR=6.28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年龄、高血压病程、吸烟史、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Ⅲ级、室性期前收缩Ⅳ-A级、LAD、IVST、LVPWT、Hcy、DD是高血压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6、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AUC=0.694)、高血压病程(AUC=0.604)、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AUC=0.766)、房性心动过速(AUC=0.711)、室性期前收缩 III 级(AUC=0.571)、室性期前收缩 IV-A 级(AUC=0.598)、LAD(AUC=0.726)、IVST(AUC=0.810)、LVPWT(AUC=0.887)、Hcy(AUC=0.848)、DD(AUC=0.605),以上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血压合并房颤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年龄、高血压病程、室性期前收缩III级、室性期前收缩IV-A、DD级具有较低的预测价值,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LAD、IVST、LVPWT、Hcy预测价值中等,吸烟史(AUC=0.435)低于参考线,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备预测价值。[结论]1、年龄、高血压病程、吸烟可能是高血压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病程具有预测价值,吸烟暂不具备预测价值;2、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Ⅲ级、Ⅳ-A级可能是高血压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具有预测价值;3、LAD、IVST、LVPWT可能是高血压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具有预测价值;4、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是高血压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具有预测价值。
【图文】:

动态血压,携带式,袖带,期前收缩


算患者体重指数并记录。逡逑2.邋2.邋3动态心电图指标:采用日本光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12导联动态心逡逑电图记录仪,根据Mason-Likar改良后的12导联电极放置部位(图1),由专逡逑业人员对患者皮肤进行常规75%酒精消毒、打磨电极放置部位后按图1放置对应逡逑电极,开机检测对应电极图像效果,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记录患者24小时心逡逑电图数据。心电图数据由相关人员导入工作站,并由我院心功能科专业医师对数逡逑据进行分析,通过心搏归类、直方图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删除干扰及伪差后逡逑得出动态心、电图报告,根据24小时心电图排起搏器心电图、其他严重心律失逡逑常等;逡逑记录入组患者经医师审核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中:平均心率逡逑(average邋heart邋rate)(单位:次/分)、室上性期前收缩(atrial邋premature逡逑beats)(单位:次/24小时)、房性心动过速(单位:阵/24小时),室性期前逡逑收缩(ventricular邋premature邋beats)(单位:次/24小时)并记录室性期前收逡逑缩是否为成对、双源、有无Ron邋T现象。对于室上性期前收缩根据24小时室上逡逑性期前收缩发生的总数<720次为偶发室上性期前收缩,>720次为频发室上性期逡逑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快速心房异位搏动连续发生。统计两逡逑组患者中偶发室上性期前收缩、频发室上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的例数;逡逑对于室性期前收缩根据Lown分级法[1 ̄对其进行分级(具体分级方法见表1)

分析结果图,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病情况


结果逡逑氋血压患者AF的发病情况逡逑本课题入选患者为856例,其中合并AF的为124例,有14.邋48%高血压患者逡逑并AF。在124例AF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60例,,男性发病率为7.邋47%,女逡逑发病率为7.邋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邋895邋P=0.邋453)。在高血压患者中逡逑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发病人数随年龄增不断增高,在70-79岁人群中达高峰。(具逡逑情况见图2)。逡逑60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4.1;R541.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希星;洪葵;;心房颤动和心房重构的进展及转化医学应用前景[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年05期

2 黄晓东;;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15年12期

3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董建增;华伟;黄鹤;江洪;李莉;刘少稳;刘旭;刘兴鹏;刘育;马长生;马坚;孟旭;商丽华;苏f^;唐其柱;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夏云龙;杨杰孚;杨新春;杨延宗;杨艳敏;姚焰;郑哲;;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年05期

4 张澍;杨艳敏;黄从新;黄德嘉;曹克将;朱俊;彭斌;;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规范[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年03期

5 王娟;杨艳敏;朱俊;邵兴慧;张晗;李建冬;刘力生;;心房颤动合并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年09期

6 姜雪;黄建凤;;高血压与心房颤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年02期

7 李涤病;王璞;方贤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与房颤关系的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3年03期

8 石蕊;姜铁民;赵季红;董彦;李东霞;李玉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年06期

9 周自强,胡大一,陈捷,张仁汉,李奎宝,赵秀丽;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年07期



本文编号:2592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592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