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特殊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03 04:49
【摘要】:第一部分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背景与目的:既往大量研究证实内皮素-1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如微血管功能障碍、冠状动脉钙化、心肌梗死等,机制可能与其参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支架内血栓形成等过程有关。稳定性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冠心病人群防治的最常见类型,其远期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寻找与其预后相关的新的生物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迄今为止,尚无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关系的相关研究的报道。据此,本研究以首次明确诊断的稳定性冠心病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其心血管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自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因胸闷或胸痛住院并明确诊断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154例。采集所有符合条件的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并录入病历信息采集表。大内皮素-1的水平通过酶联免疫方法进行测定。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大内皮素-1与临床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两年随访,随访的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血运重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内皮素-1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进行分析。分析比较大内皮素-1水平高于中位数和低于中位数的两组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本研究入选的3154例在我院首次明确诊断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8.5±10岁,男性所占的比例高达73.24%,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63.57%和77.01%。患者的体重指数为25.73±3.18kg/m2,为超重状态。大内皮素-1的浓度是0.3(0.22-0.45)pmol/L。两年的随访过程中共有189例(5.99%)心血管事件发生。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两组:事件组(n=189例)和非事件组(n=2965例)。事件组较非事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大(分别为60.39±10.67和 58.38±9.95,p=0.008),高血压的比例高(分别是 75.66%和 62.8%,p0.001),左室射血功能差,大内皮素-1的血浆浓度也较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内皮素-1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炎症指标和肾功能有显著的相关性。矫正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中与大内皮素-1有显著相关性及单因素Cox回归中p0.1的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左室射血分数、血沉、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肌酐)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内皮素-1与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比值比:1.802,95%可信区间 1.196-2.716,p=0.005)。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提示,大内皮素-1高于中位数水平组的患者生存率较低(p=0.016)。结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两年随访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提示,血浆大内皮素-1的基线水平具有独立判断其预后的临床价值,为大内皮素-1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信息。第二部分大内皮素-1在早发心肌梗死(≤35岁)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探讨背景与目的: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内皮素-1是最早发现的血管内皮来源的血管收缩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既往研究证实,作为内皮素-1的生物前体,大内皮素-1参与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发展,并与其未来的心血管预后有关。遗憾的是,尚无有关大内皮素-1与早发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报道。本研究系统分析了500余例早发心肌梗死(≤35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大内皮素-1在早发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1,863例心肌梗死患者中,连续入选心肌梗死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下且均在我院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65例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采用Gemini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根据狭窄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赋予对应的分值,最后进行整合。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检测其实验室指标的水平,其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通过酶法进行检测,大内皮素-1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随访工作通过电话或门诊复诊的方式完成,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血运重建(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衰再次住院。大内皮素-1与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下的面积来表示大内皮素-1对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随访时间为37.8±24.9(月),发生事件92例:全因死亡9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8例,血运重建45例,再住院30例。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两组:事件组(n=92)和非事件组(n=432)。事件组的高血压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2.39%和31.71%),左心室的射血功能较差。两组的年龄、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冠心病家族史所占比例,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与非事件组相比,事件组患者的大内皮素-1的中位数水平较高(事件组为0.44pmol/L,非事件姐为0.29pmol/L,p0.001)。矫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左室射血分数、Gensini评分、肌酐,大内皮素-1与心血管事件呈独立正相关关系(比值比:3.00,95%可信区间:1.92-4.68,p0.001)。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67,大内皮素高于O.3pmol/L的界限值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为74%和特异性为62%。结论:我们的研究分析了565例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下的心肌梗死患者随访3年余的资料,结果提示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早发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提示大内皮素-1可能是早发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图文】:

曲线,中位数,冠心病患者,曲线


图2大内皮素-1水平高于中位数和低于中位数的两组患者生存曲线逡逑讨论逡逑大内皮素-1是否能够作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尚报道。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较之于未发生事件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明显升高。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矫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后,大内皮素-1仍与心血管事独立相关。生存曲线结果表明大内皮素-1水平较高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更低。本率先在较大样本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人群中证实了大内皮素-1与心血管事件立相关关系。逡逑.内皮素-1的生物学特性逡逑.1内皮素-1的产生和对血管的作用逡逑

中位数,生存曲线,高脂血症,左室射血分数


逦表4大内皮素-1与心血管事件关系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逡逑变量逦比值比逦95%可信区间邋P值逡逑年龄逦1.03逦0.97-1.1逦0.37逡逑性别逦0.44逦0.16-1.17逦0.10逡逑高血压逦1.31逦0.82-2.10逦0.26逡逑糖尿病逦0.91逦0.50-1.64逦0.74逡逑高脂血症逦0.87逦0.55-1.38逦0.55逡逑目前吸烟逦0.82逦0.51-1.32逦0.41逡逑左室射血分数逦0.98逦0.96-1.00逦0.09逡逑Gensmi邋评分逦1.01逦1-1.01逦<0.05逡逑肌酐逦1.00逦0.99-1.01逦0.98逡逑大内皮素-1逦3.00逦1.92-4.68逦<0.00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新曹;倪新海;柳志红;何建国;熊长明;张健强;刘峻豪;;大内皮素-1评价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研究[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9年01期

2 李莉;宋月霞;肖四海;李颖;刘景平;许涛;;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大内皮素与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年05期

3 刘立e

本文编号:2694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94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0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