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生化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种生化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最常见的血管病变,是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传统上,习惯把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作为预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指标,然而临床病例的观察却发现,动脉狭窄的程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并不成平行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不仅取决于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更重要的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的形成及发展。动脉粥样硬化(Ather osderosis, AS)斑块不稳定性导致的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是引起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不稳定斑块(又称易损斑块)是指有破裂倾向的、容易形成血栓的斑块,目前国际上对不稳定斑块病理学特征的识别已达成共识,它的特点是有活跃的炎症状态、胶原含量减少,平滑肌细胞密度降低,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等)和一层薄的偏心性纤维帽、大的脂质核心、斑块裂损、钙化结节、血管外膜可见新生血管、斑块内出血、管腔狭窄大于90%等。 明确易损斑块的发生机制对于防止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意义。目前认为血管壁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起始、进展和终末阶段(斑块去稳定性和斑块破裂阶段)中起关键性作用,炎症机制在结构性易损斑块向功能性易损斑块的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斑块纤维帽的破裂部位或纤维帽的连接部有大量炎症细胞存在,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这些形态学出现的原因包括活化的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继而产生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如巨噬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等,进而导致平滑肌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最终通过降解纤维帽的基质成分使动脉硬化斑块变得更加脆弱。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了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破溃,在此基础上血小板活化及纤维蛋白原介导导致了血栓形成。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易损斑块的脂质核内含有许多细胞因子、组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炎性标记物,外周血中高水平的炎症标记物与局部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 目前评价斑块稳定性的检查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标志物的检测,不稳定斑块的影像学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如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Multi-slice SpiralComputed Tomography,MSCT)、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成像(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EB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MRI)、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 graphy, CAG)、血管内超声成像(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冠状动脉内血管镜(Coronary Angioscopy, CAS)等,血管内超声(IVUS)在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血管内超声(IVUS)能够准确评价动脉血管狭窄情况,斑块的性质,斑块的大小、组成,纤维帽厚度,脂质核的大小,斑块破裂与否及血栓的形成情况等,目前主要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血管检查。但因其为有创技术,有一定的并发症且价格昂贵,尚不能广泛开展,因此有效评价易损斑块的无创性检查如生化标志物的检测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尤其需要简单实用的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方面的实验室指标以指导治疗,并且在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之前筛选高危病人进行有针对性及强化性的治疗。 目的本研究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方面如氧化应激、炎症、凝血及免疫反应等病理生理机制,选取能反映这些改变的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等生化标志物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为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评价斑块稳定性寻求更为特异的生化指标及特异性治疗奠定理论依据。 方法从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选取经颈动脉彩超检查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共计102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组、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组。同期选取我院体检中心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无斑块组)。所有对象排除以下情况:急慢性感染和免疫反应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1个月内有手术或创伤史者;严重贫血、出凝血性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心功能III-Ⅳ级患者;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类固醇治疗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急性脑缺血性疾病患者。详细收集记录每一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确诊的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同时采集血标本,分别测定3组入选对象的血浆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所得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时,组间比较时采用q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近似F检验Welch法,组间差异采用比较方法Dunnett T3;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man直线相关,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CRP、IL-6、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P0.05),稳定斑块组的CRP、IL-6、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CRP、IL-6、sCD40L水平不仅与斑块的形成相关,亦与斑块的不稳定显著相关。不稳定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的FIB、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斑块组的FIB、MD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FIB、MDA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有关,但与斑块的不稳定无显著相关。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血浆FIB水平等显著性正相关(p=0.05),但相关关系不密切(r=0.194);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血浆CRP水平等显著性正相关(p0.05),但相关关系并不密切(r=0.478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血浆IL-6水平等显著性正相关(p0.05),但相关关系并不密切(F=0.376);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血浆MDA水平等显著性正相关(p0.05),但相关关系并不密切(r=0.257);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与血浆sCD40L水平显著性正相关(p0.05),且相关性密切(r=0.748)。 结论1、生化标志物CRP、IL-6、MDA、FIB及sCD40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血浆IL-6、CRP、sCD40L水平不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发展有关,而且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生化标志物,IL-6、sCD40L有望成为评价斑块稳定性及预测斑块破裂较理想的生化标志物。 2、在斑块形成的复杂程度方面,生化标志物CRP、IL-6、MDA、FIB及sCD40L水平与斑块形成的复杂程度显著性正相关,结果显示,sCD40L与斑块形成的复杂程度相关性强,对血浆sCD40L水平的检测、干预处理有望在斑块的稳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亦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延缓血管狭窄的进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生化标志物 炎症 颈动脉超声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41.4
【目录】:
- 摘要3-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前言14-20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0-26
- 2.1 临床资料20-21
- 2.2 实验试剂21
- 2.3 实验仪器21-22
- 2.4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22
- 2.5 实验指标的测定22-25
- 2.6 统计学分析25-26
- 第三章 结果26-34
- 3.1 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对比26
- 3.2 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的血浆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对比26-30
- 3.3 颈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包括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不同等级斑块指数与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30-31
- 3.4 不同类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影像对比31-34
- 第四章 讨论34-39
- 第五章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综述43-58
- 参考文献52-58
- 中英文缩略词表58-59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59-60
- 致谢60-62
- 统计学审稿证明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霞;陈兵;;脓毒症早期诊断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5期
2 林丽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08期
3 王忠良;张培影;刘敏;张义勤;李家岭;梁田;梅发光;赵光;;葛根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斑块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4期
4 逄晓玲;朱杰;吕伟伟;石可;;瑞舒伐他汀抑制兔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7期
5 ;编读往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6期
6 何雁;王岚;高婷;伏建峰;刘俊;;不育男性精浆生化标志物与精液参数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6期
7 陈涛;李德帅;;氟伐他汀钠胶囊强化降脂防止脑血管造影中斑块脱落的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年04期
8 柯绍发;陈秋月;金笑平;周元林;;活血通脉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8期
9 翟俊格;李常新;孙晋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栾玉芬;范光磊;许强;万仁明;杨其贤;徐龙宝;;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DM2并发骨质疏松的临床应用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剑英;张邢炜;孙爱军;钱菊英;葛均波;;血清Cathepsin S在冠心病不稳定斑块中的价值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佘正明;李云;吕天河;李作汉;;S-1oob、NSE-急性缺血性脑损伤重要生化标志物[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桂见军;徐武华;;联合多种外周血生化标志物动态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葛继荣;谢丽华;陈可;赖玉链;曾雪爱;李生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个位点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关系[A];2009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症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世红;姜山;何明;管永精;董克君;武绍勇;袁媛;刘书田;;生物示踪样品中~(41)Ca的AMS测定[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谢培怡;;急性冠脉综合症进展与指南[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7 黄科军;;清热类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年会暨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8年
8 梁化岐;;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何浪;;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检测的临床研究[A];2008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老年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国际自由基/炎症与循证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京春;史大卓;陈可冀;张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不稳定斑块的中西医结合认识现状及研究思路[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教授 陈韵岱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林运 整理;易损斑块的识别与治疗[N];健康报;2008年
2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陈韵岱;让医生的眼睛“钻”进血管[N];健康报;2009年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胡大一;软斑块更易引发心肌梗死[N];保健时报;2007年
4 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陈韵岱;“放大镜”诊心梗[N];健康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马艳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备受关注[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于丽珊;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研究成绩显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孙进军;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应重视介入法[N];健康报;2009年
8 曹菊 译;阿左昔芬可显著增加骨密度[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刘燕玲;活血解毒有助稳定动脉易损斑块[N];健康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马艳红;应用OCT 提高冠脉成像清晰度[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俊杰;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玫;CD36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在不稳定斑块形成中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3 张邢炜;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梁春;Tenascin-C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稳定性关系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丁晓颖;成骨生长肽羧基端5肽OGP_(10-14)及其类似物G48A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6 衣志勇;多标志物同步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7 程文立;炎症血清标记物与不稳定动脉硬化斑块关系及药物干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周新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药物干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9 尹学亮;树突状细胞基因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关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李如意;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及氨氯地平干预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公理;多种生化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李树卿;益气活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陈新;Cystatin C,,Hcy和Hs-CRP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4 李立鹏;64层螺旋CT诊断冠脉内不稳定斑块的价值[D];郑州大学;2007年
5 唐启卫;缬沙坦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6 朱蔚;PAF-AH活性及基因G994T变异与颈动脉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张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内皮素、GMP-14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3年
8 徐斌;ADRP、PKC在动脉硬化斑块的表达及与稳定性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代钦;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模型的建立[D];南华大学;2010年
10 刘北;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多种生化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