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18:17

  本文关键词: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自1948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U.S. Public Health Service)的科学家关注到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的危害性,并在当时的National Heart Institute(目前已改名为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HLBI)统筹之下,开展了一项著名的Framingham心脏研究。该项研究先后提出了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等CVD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男性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女性一旦患上这类疾病,死亡率却比男性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目前关于CVD疾病尤其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层出不穷,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转向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早年Framingham研究就已经证明性别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其他的各项关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也都证明了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女性在绝经后发病率明显升高,也有不少研究针对男性和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的,但各家得出的结论却是各有出入。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了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其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研究目的:(1)分别了解男性和女性入院行冠脉造影术患者的冠心病检出率;(2)分析比较男性和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差异;(3)比较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4)研究男性和女性各项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通过收集2005年-2009年就诊于南京军区总医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病例资料,并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尿酸(uric acid UA)等基本信息及冠脉造影结果,根据入选标准最终选入1786例;(2)根据诊断标准设定各项指标,并计算Gensini积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比较男性组病人和女性组病人的基本信息;(4)根据年龄分组后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组的冠心病检出率及冠脉病变程度;(5)先单因素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然后分别分析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最后比较男性和女性患者的危险因素的差异;(6)首先根据Gensini积分将所有患者分成4个不同积分段,单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然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各项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程度,最后通过性别分组后分别分析男性组和女性组各项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程度。 研究结果:(1)根据性别将1786例样本分为男性、女性两大组后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其中女性病人组平均年龄、高血压检出率、高TC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男性病人组的高LDL-C,低HDL-C、高UA、吸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且男性组整体冠心病检出率及心肌梗死发生率都大于女性组;(2)根据年龄大小分为≤55,56-65岁,66-75岁,年龄75岁四个组,在前三个年龄组男性冠心病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且男性和女性的四个不同年龄组的冠心病检出率均是有统计学差异的,两两比较后,男性在前三个年龄组冠心病检出率逐渐增高,女性组后三个年龄组冠心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第一个(P0.008);(3)女性单支病变的检出率为45.40%,男性为35.70%(P0.01);男性三支病变的检出率为37.40%,女性为27.30%(P0.01);四个不同年龄组中男性的Gensini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4)单因素分析男性冠心病组的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高LDL-C、低HDL-C、吸烟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女性冠心病组的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高TC、高LDL-C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比较男性和女性组危险因素得出女性冠心病组的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高TC、高LDL-C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5)通过Logistic多危因素回归分析,在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之后多危险因素中糖尿病为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依次为吸烟、低HD-CL、高LDL-C、增龄、性别,而高血压与高TC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分组后分析得出男性患者中吸烟为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患者中仍是糖尿病为最显著。 研究结论:(1)整体上男性的冠心病检出率高于女性,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冠心病检出率增加的趋势比较明显,而女性主要体现在绝经后冠心病的检出率显著增加;(2)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较女性重;(3)男性和女性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稍有不同,对男性冠心病发生有影响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增龄、高血压、糖尿病、高LDL-C、低HDL-C、吸烟,而对女性有影响的主要是增龄、高血压、糖尿病、高TC、高LDL-C;(4)女性冠心病发病较男性晚,但高血压、糖尿病、高LDL-C等危险因素对女性影响更大;(5)与冠心病发病关系最密切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其次是吸烟、低HDL-C、局LDL-C.增龄、性别;(6)与男性冠心病发病相关性最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吸烟;而在女性相关性最大的是糖尿病。
【关键词】:冠心病 危险因素 性别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41.4
【目录】:
  • 缩略词表7-8
  • 摘要8-11
  • Abstract11-15
  • 前言15-17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17-21
  • 1.研究对象17
  • 2.方法17-21
  • 2.1 诊断标准17-19
  • 2.2 样本分组19-20
  •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20-21
  • 第二部分 结果21-32
  • 1.不同性别组病人基本信息的比较21
  • 2.不同性别冠心病检出率的比较21-23
  • 3.不同性别冠脉病变程度的比较分析23-25
  • 3.1 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比较23-24
  • 3.2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比较24-25
  • 4.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较25-28
  • 4.1 单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25-26
  • 4.2 单因素分析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26-27
  • 4.3 单因素分析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27-28
  • 4.4 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较28
  • 5.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28-32
  • 5.1 单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28-30
  • 5.2 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30-31
  • 5.3 多因素分析不同性别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31-32
  • 第三部分 讨论32-37
  • 1.男性和女性冠心病检出率的差异32
  • 2.男性和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不同32-33
  • 3.男性和女性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33-35
  • 3.1 对发生冠心病有影响的主要危险因素33-34
  • 3.2 对男性发生冠心病有影响的主要危险因素34
  • 3.3 对女性发生冠心病有影响的主要危险因素34
  • 3.4 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主要差异34-35
  • 4.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35-37
  • 4.1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35
  • 4.2 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35-36
  • 4.3 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冠心病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致谢42-43
  • 文献综述43-54
  • 参考文献49-54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4-55
  • 附件55-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年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如秀;徐利亚;;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曹敏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赵红梅;章扬龙;;腰围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牛海芳;车京津;邵元霞;甘慧敏;;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汪萍;;综合康复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张卫;王继先;赵永成;李本孝;樊体强;;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7 郭治彬;赵勇;付小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肖军;唐发宽;王洪叶;李晓斌;华宁;布伦;陆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尿肽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有关[A];全国第十一届心脏学会第十四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夏洪波;邓又斌;杨好意;朱美华;李传林;王辉军;;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10 郭治彬;赵勇;付小田;王梦洪;魏云峰;刘睦胜;马延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血脂究竟是什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廖志云;如何面对新世纪的心血管病高峰[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 何权瀛;打鼾伤身知多少[N];健康报;2009年

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 胡大一;危险血脂异常![N];北京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孙燕明;饮食结构应尽量多样化[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6 许锦东;冠心病人是否需要长服降脂药[N];华夏时报;2002年

7 倪文;冠心病人要长期服降脂药吗[N];大众卫生报;2001年

8 王俊;冠心病人是否需长期服降血脂药[N];中国建材报;2000年

9 张大庆;博士生刘玲证实维生素C可保护血管内皮[N];大众卫生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王纯;高血压女性防冠心病[N];健康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颖;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安超;冠心病中医证候特点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苏海燕;空腹血糖及代谢综合征与冠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4 陈未;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楚新梅;新疆维、汉民族冠心病危险因素探讨及PAI-1、ACE基因多态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6 李全;北京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的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军翔;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病变评估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王现国;冠心病和紫绀型先心病致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紊乱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易桂文;CXCL16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孟文芳;1.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2.人工修饰猪血红蛋白在失血性休克和抗心肌缺血模型及器官保存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阅彦;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李蕾;中医证候及相关因素与冠脉造影下血管病变程度相关性的分析[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杜闻莹;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郭晓亮;糖化血红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1年

5 黄乾萍;肾小球滤过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陈曼丽;冠心病危险因素对PCI治疗预后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7 李蕾;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祖晓天;中国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马骏;冠脉造影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新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肱指数、抵抗素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0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2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