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GDF1转录调控机制及miR-132对FSH调控颗粒细胞合成孕酮影响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00:34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和血管结构性异常引起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也是我国排名首位的出生缺陷类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GDF1在胚胎左右轴不对称的建立及心脏环化中发挥重要作用,GDF1突变与CHD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对GDF1转录调控机制研究罕见报道。GDF1由一个保守的双顺反子mRNA编码,该mRNA含有GDF1和Cers1两个编码区,其中Cers1位于GDF1上游。我们实验室前期已经证实Cers1翻译起始位点ATG(+1)上下游-608/+71区域包含GDF1启动子序列。使用转录因子结合软件PROMO和JASPAR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GDF1启动子序列含有三个潜在的NKE位点,NKE位点是NK类同源域蛋白在DNA上的结合元件。Nkx2.5作为肌源性谱系发育所必需的NK类同源异型结构域蛋白NK-2成员之一,在心脏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突变可导致多种CHD表型,因此我们推测转录因子Nkx2.5可能调控GDF1的表达,并进一步通过实验进行了鉴定。我们利用pcDNA3.1-myc-His空载体和pcDNA3.1-myc-Nkx2.5表达质粒与pGL3-GDF1启动子报告质粒共转染HEK293ET细胞,双荧光报告基因实验检测GDF1启动子活性,发现Nkx2.5过表达激活了 GDF1启动子的活性。用pcDNA3.1-myc-His空载体和pcDNA3.1-myc-Nkx2.5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EK293ET细胞24h后,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kx2.5过表达显著升高GDF1 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kx2.5过表达显著增加GDF1蛋白水平。利用对照重组腺病毒和重组腺病毒Ad-Nkx2.5分别感染H9c2心肌细胞24h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kx2.5过表达显著上调GDF1蛋白水平。斑马鱼Dvr1基因是哺乳动物GDF1的同源基因。我们以脊椎动物模式生物斑马鱼为模型,利用morpholino技术敲低Nkx2.5基因,整胚原位杂交和Real-time PCR结果均显示Nkx2.5敲低显著降低了斑马鱼胚胎Dvr1的转录水平,而Nkx2.5过表达则逆转斑马鱼Dvr1转录水平的下调。这些结果表明Nkx2.5能转录激活GDF1的表达。我们进一步鉴定Nkx2.5在GDF1启动子区结合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三个潜在NKE位点分别位于GDF1启动子区域-517、-440和-203位置。我们以野生型GDF1启动子区域-608/+71为骨架分别构建了针对-517、-440和-203位置的三个突变报告质粒,将野生型和突变型报告质粒分别转染HEK293ET和H9c2细胞,双荧光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表明在两种细胞中-517结合位点的突变都显著抑制GDF1启动子活性,而-440或-203位点突变的抑制作用较弱或无明显作用。因此,我们侧重研究了-517位点在Nkx2.5调控GDF1中的作用。利用pcDNA3.1-myc-NKX2.5转染HEK293ET细胞后提取核蛋白,分别与复性生物素标记的-517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双链寡核苷酸探针进行DNA pulldown分析。结果表明,突变的-517结合位点与Nkx2.5蛋白的结合能力较野生型-517结合能力显著下降。随后利用野生型GDF1启动子报告质粒和-517结合位点突变的报告质粒以及不同浓度的pcDNA3.1-myc-Nkx2.5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ET和H9c2细胞。双荧光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两种细胞中Nkx2.5过表达均导致野生型GDF1启动子活性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增加,而-517结合位点突变后,Nkx2.5的激活效应均降低约70%并且不受剂量梯度影响。利用pcDNA3.1-myc-Nkx2.5转染HEK293ET细胞后,利用Myc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血清相比,以Myc抗体免疫沉淀物为模板能显著扩增含有-517位点的启动子区域,表明Nkx2.5在体内能与GDF1启动子结合。综上所述,我们发现Nkx2.5过表达激活GDF1启动子的活性并上调GDF1的表达。Nkx2.5敲低显著降低了哺乳动物GDF1在斑马鱼中的同源基因Dvr1的转录水平,而Nkx2.5过表达则逆转这种效应。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Nkx2.5能通过-517位点调控GDF1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DF1是Nkx2.5的一个新颖靶基因。此外,我们实验室前期用miRNA芯片技术对卵泡刺激素(FSH)刺激孕酮合成前后的大鼠原代培养颗粒细胞进行分析,发现31个表达差异的miRNA,其中miR-132是受FSH调控变化幅度差异最显著的基因之一。我们随后对miR-132在FSH介导的颗粒细胞合成孕酮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究。用50ng/ml FSH处理原代颗粒细胞后进行Real-time PCR检测,发现FSH处理不同时间点,miR-13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利用对照重组腺病毒和重组腺病毒Ad-miR132感染原代颗粒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感染Ad-miR132后miR-13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利用对照重组腺病毒和Ad-miR132感染原代颗粒细胞后再经FSH处理,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表明,感染Ad-miR132后显著增加了 FSH介导的颗粒细胞孕酮合成。文献报道Foxo3a在卵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知Foxo3a是miR-132的下游靶基因。我们用Western Blot检测FSH处理颗粒细胞Foxo3a的表达,结果显示FSH处理不同时间点,Foxo3a表达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提示miR-132可能在颗粒细胞中负调控Foxo3a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iR-132对FSH介导的颗粒细胞孕酮合成有促进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1.1

【图文】:

启动子活性,内参,萤火虫荧光素酶,质粒


其中pRL-TK为内参。结果显示,,与共转染空载体和pGL3-GDFl启逡逑动子报告质粒对照组相比,Nkx2.5过表达导致GDF1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约3逡逑倍(图1-1),提示Nkx2.5能够激活GDF1的启动子活性。逡逑6.0-1逡逑I-邋||逡逑m逡逑|邋2.0-逡逑%.010J(L逡逑Vector邋NKx2.5逡逑图1-1邋Nkx2.5对GDF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pGL3-GDFl启动子报告质粒与逡逑pcDNA3.1-myc-His邋空载体或邋pcDNA3.1-myc-Nkx2.5邋表达质粒共转染邋HEK293ET邋细胞邋24h邋后,逡逑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以pRL-TK邋(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作为内参。星号表示与对照逡逑34逡逑

柱状图,鱼胚,斑马鱼


逡逑图14邋Nkx2.5对GDF1蛋白水平的影响。(A)邋Western邋Blot检测重组腺病毒Ad-Ctrl和逡逑Ad-Nkx2.5分别感染H9c2细胞24h后Nkx2.5、GDF1的蛋白表达水平;(B)邋GDF1与内参逡逑p-actin蛋白比值的灰度分析柱状图,星号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的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逡逑数值以均数:tS.E.三次独立重复实验中的一次结果。逡逑Figure邋1-4邋Effect邋of邋Nkx2.5邋on邋GDF1邋protein邋level.邋(A)邋The邋protein邋expression邋levels邋of邋Nkx2.5逡逑and邋GDF1邋after邋recombinant邋adenovirus邋Ad-ctrl邋and邋Ad-nkx2.5邋infection邋with邋H9c2邋cells邋for邋24h.逡逑(B)邋The邋protein邋ratio邋of邋GDF1邋to邋P-actin邋,***P<0.001邋vs邋control邋group;邋Data邋represent邋the逡逑mean士邋S.E.邋Results邋of邋one邋of邋three邋independent邋replicates.逡逑1.5邋Nkx2.5上调斑马鱼胚胎中Dvrl的表达逡逑斑马鱼作为脊椎动物模式生物和人类基因有着近87%的高度同源性,其心血逡逑管系统的早期发育与人类极为相似[62],是一种研究心脏发育的良好模型。斑马逡逑鱼Dvrl是哺乳动物GDF1和非洲爪蟾Vgl的同源基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瑾,陈士岭,邢福祺,朱伟杰;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人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分布[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年01期

2 赵玉莲;生长因子影响颗粒细胞分化[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8年04期

3 卢延龄,许河生;前列腺素E_2、F_(2α)对大鼠颗粒细胞PA活力的影响[J];实验生物学报;1988年03期

4 林金芳,郑怀美;醋酸棉酚对大鼠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产生雌二醇及孕酮功能影响的离体观察[J];生殖与避孕;1988年04期

5 濮季行;;白细胞介素-1抑制猪离体培养颗粒细胞的黄体化[J];生理科学进展;1988年03期

6 濮季行;;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加速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诱发的颗粒细胞分化[J];生理科学进展;1988年04期

7 李慧珍;赵涉云;游美梅;庄临之;王红;李荣皓;罗淑宜;;己烯雌酚对未成熟大鼠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分化的形态学观察[J];解剖学报;1988年02期

8 王淑君;庞月岱;;氯氮平致颗粒细胞缺乏死亡1例报告[J];山东精神医学;1988年01期

9 刘以训,胡召元,林晓,邹如金;幼猴和成年猴颗粒细胞离体下甾体形成的激素调节[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89年12期

10 刘以训;颗粒细胞分泌一种刺激卵母细胞组织型纤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的物质[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8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婷;罗爱月;杨书红;赖志文;卢运萍;马丁;王世宣;;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沈浣;;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发育[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专刊[C];2012年

3 翁静;诸定寿;;小鼠卵周围颗粒细胞排卵后在输卵管内死亡过程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张瑞乾;张国梁;刘雪莲;沈伟;李兰;;基于转录组水平探究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颗粒细胞表达模式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第二次联合学术年会暨“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和“生殖生物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王春生;李晶;张滕子;宁方勇;朴善花;安铁洙;;拟蜘蛛丝蛋白基因在小鼠颗粒细胞中的整合及其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丁晨晖;徐建;魏思达;李涛;徐艳文;周灿权;;短时受精过程中过早剥除颗粒细胞导致多原核胚胎的比例增加[A];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三次全国实验室学组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7 沈健;冯云;龙雯晴;喇端端;;颗粒细胞水平抑制素B的表达及其在女性生殖中的意义[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甄t熑

本文编号:2711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11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