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冠状动脉慢血流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4 19:13
【摘要】: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指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并未发现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狭窄,却存在造影剂通过延迟,灌注迟缓的现象。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血小板功能障碍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等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密切相关,内皮功能紊乱和炎性反应可能参与病理生理机制并发挥重要作用。有学者发现CSF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存在异常,但CSF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左心房于心动周期不同阶段分别表现不同功能,与左心室功能密切相关,其功能的维持对左心室舒张期正常充盈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可以通过对心动周期中心肌组织声学斑点活动轨迹的追踪来获取其运动信息,通过应变、应变率等心肌运动力学参数定量评价心脏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对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从而给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因胸闷、胸痛等原因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导管室行冠脉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954例。根据2012年提出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诊断标准,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帧计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 TFC)评价冠脉血流速度,经c TFC法筛选出冠状动脉慢血流者101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冠状动脉不存在显著狭窄(不超过40%)且血流速度正常的患者139例做为对照组。入组患者一般资料收集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相关生化指标包含血常规、肝肾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所有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前24小时应用Phil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lips Medical System EPIC 7C)S5-1探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包含心内结构测量及二尖瓣血流频谱、组织频谱等指标。在脱机工作站(Qlab10.5,Phillips Medical System)中应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并计算左心室及左心房射血分数,同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入组患者左心房应变、应变率等指标,定量评价左心房整体功能。结果:1、慢血流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流速度评价指标TFC-LAD(P0.001)、TFC-LCX(P0.001)、TFC-RCA(P0.001)、c TFC-LAD(P0.001)、mTFC(P0.001)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年龄(P=0.66)、性别(P=0.46)、高血压病史(P=0.94)、糖尿病史(P=0.07)、体重指数(P=0.07)均无统计学差异,慢血流组吸烟患者比率高于对照组(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慢血流组与对照组之间单核细胞百分比(P=0.007)、单核细胞绝对值(P=0.034)、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P=0.017)、血红蛋白(P=0.008)、红细胞压积(P=0.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P=0.021)慢血流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低密度脂蛋白(P=0.000)、总胆固醇(P=0.001)慢血流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单核细胞百分比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6);3、慢血流组较对照组左房前后径增大(P=0.048)、左室后壁厚度较对照组增厚(P=0.015)、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较对照组增大(P=0.022),有统计学意义;慢血流组较对照组LV-mGLS降低(P=0.019)、LV-mSRa降低(P=0.020)、LATEF-2D降低(P=0.041)、LAVmin-2D升高(P=0.001)、LA-mGLS%降低(P=0.016)、L-mSRa降低(P=0.031)、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检验提示LA-mGLS与mTFC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单核细胞百分比是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SF患者左房整体纵向收缩功能减低,且LA-GLS与mTFC负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
【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体位,冠脉造影


图 1:TFC 法初帧示意图 图 2:TFC 法前降支末端解剖标志图 3:TFC 法回旋支解剖标志 图 4:TFC 法右冠状动脉末端解剖标志应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冠脉造影影像系统(视频帧率为 15 帧/秒),逐帧观察冠脉造影视频。每支血管选取两个体位应用 cTFC 法计数血流帧数,并取两个体位帧计数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前降支选取 RAO30o+CRA20o和 AP+CRA30o两个体位观察,回旋支选择 AP+CAU30o和 LAO45o+CRA20o观察,右冠状动脉选取 LAO45o、AP+CRA20 体位,所有影像资料均由 2 位有经验的心血管介入医生

前降支,体位,冠脉造影,右冠状动脉


图 1:TFC 法初帧示意图 图 2:TFC 法前降支末端解剖标志图 3:TFC 法回旋支解剖标志 图 4:TFC 法右冠状动脉末端解剖标志应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冠脉造影影像系统(视频帧率为 15 帧/秒),逐帧观察冠脉造影视频。每支血管选取两个体位应用 cTFC 法计数血流帧数,并取两个体位帧计数平均值为最终结果。前降支选取 RAO30o+CRA20o和 AP+CRA30o两个体位观察,回旋支选择 AP+CAU30o和 LAO45o+CRA20o观察,右冠状动脉选取 LAO45o、AP+CRA20 体位,所有影像资料均由 2 位有经验的心血管介入医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运;尹立雪;邓又斌;任卫东;穆玉明;张梅;许迪;李爽;姚桂华;;中国成年人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南[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年08期

2 戴宇翔;李晨光;黄浙勇;仲昕;钱菊英;刘学波;葛雷;樊冰;王齐冰;张峰;黄东;姚康;马剑英;朱明辉;葛均波;;冠状动脉血流缓慢患者临床及造影结果的特点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3 杨娅;张小杉;李治安;耿丽丽;聂绍平;;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冠状动脉血流成像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年03期

4 陈兴新;骆秉铨;杨瑞华;陈莉莉;;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技术测量冠脉血流速度的临床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年02期

5 骆秉铨,陈兴新,钱菊英,张义勤,杨瑞华,石怀林,夏项,葛均波;冠脉造影数字跟踪法测定冠脉血流速度与Doppler血流速度相关分析[J];中国微循环;2005年03期

6 马晓海,张兆琪;利用磁共振测量冠状动脉血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12期

7 杨俊华,方秀英,徐苏丹,王惠芬;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的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713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13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0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