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冠心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2 03:08
   目的:本文通过将其他学者有关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和女性冠心病患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的明确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冠心病患者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早期检测了解女性载脂蛋白E基因型,从而达到早期发现及早期预防冠心病,并减少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方法:以中文关键词:载脂蛋白E、女性冠心病、基因多态性;英文关键词:ApoE、women coronary heart disease、gene polymorphisms为检索词,在计算机上检索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SpringerLink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9月30日。然后以等位基因E2、E4分别与E3相比较,以基因型E2/2、E2/3、E2/4、E3/4、E4/4分别与E3/3相比较。本文所有提取的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tata14.0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合并比值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描述。异质性的分析过程应用I~2完成,认为P0.1或I~250%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进行分析(因本文文章纳入数量少于10篇,本文只能采用漏斗图检测发表偏倚)。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初次检索到与关键词有关的文献一共940篇,首先通过浏览所有检索到的文献标题及其摘要,除去重复发表、内容一样的文献以及与本文的研究内容不相关的文献后还剩余98篇,然后再仔细的阅读剩余文献内容,再次除去内容重复的文献及不能提取与本文研究有关数据的文献后,最终纳入9篇。其中中文1篇,英文8篇。使用NOS质量评分量表对入选的9篇文献分别进行质量评价,根据评分结果,所选文献评分均大于5分,提示入选的9篇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对所提取的有效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冠心病患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其中基因型E2/2(OR=4.65,95%CI=(1.02,21.19))、E3/4(OR=1.68,95%CI=(1.00,2.82))、E4/4(OR=4.55,95%CI=(2.16,9.60))在病例组的表达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E2/2、E3/4、E4/4三种基因型携带者女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E2/3(OR=1.10,95%CI=(0.79,1.54))、E2/4(OR=1.03,95%CI=(0.51,2.07))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E2vs.等位基因E3以及等位基因E4vs.等位基因E3两组比较模型,因本研究纳入文章数量较少,且其中仅2篇文献可提取与等位基因有关数据,不行发表偏倚检测和敏感性分析。结论:在世界范围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冠心病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携带基因型E2/2、E3/4、E4/4的女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E2/3、E2/4携带者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无明确相关性。
【学位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41.4
【部分图文】:

森林图,基因型,比较结果


7E2/4vs.E3/3 E4/4vs.E3/3图2.各比较模型森林图Figure 2. Forest plots of each comparison model基因型E3/4vs. E3/3模型的比较结果中I2大于50%,提示该模型的比较中存在中

森林图,异质性


图3.E3/4vs. E3/3森林图Figure 3.E3/4vs. E3/3 forest map2.3 异质性分析本文中7种基因型比较模型计算后仅等位基因E4vs.E3与基因型E3/4vs. E3/3模型存在异质性,余比较模型均未见明显异质性,故对基因型E3/4vs. E3/3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分析,对其余的比较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后续分析。等位基因E4vs.E3因本研究只纳入了2篇文献,所提取数量较少,暂不进行发表偏倚检测和敏感性的分析。基因型E3/4vs. E3/3模型因纳入文章数量偏少,涉及民族众多,且无法获取更多信息进行亚组进一步分析异质性原因,故未对此模型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

对比模型,敏感性分析,效应量,文献数量


9E4/4vs.E3/3图4.各对比模型敏感性分析图Figure 4. Sensitivity analysis diagram of each comparison model2.5 发表偏倚因本meta分析中各个效应量所纳入的文献数量小于20篇,不适合用egger’s tes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珍;;老年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价值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8年14期

2 徐南图;;被忽视的女性冠心病(上)[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1年07期

3 李火银;;组织选择性雌激素对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预防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年23期

4 钟惠德;邱敏;肖慧玲;;小于45岁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年21期

5 王月香;席燕;;尼克地尔治疗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农垦医学;2016年05期

6 邢宇;;老年女性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15期

7 张莉;胡秋玲;;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雌二醇水平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年05期

8 曹辉;;女性冠心病临床特征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05期

9 张国恺;;50例冠心病患者并发抑郁危险因素分析[J];华夏医学;2017年03期

10 张倩榕;梁杨静;张岁龙;郑敏英;;绝经不同时期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健华;高分子脂联素、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与冠心病的临床及预后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茂飞;山东省部分地区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李晓轩;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冠心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辛越;ATP负荷~(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在女性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4 郭莹宜;益肾疏肝方干预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蔡莉娜;女性冠心病特征及预后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8年

6 周东蕊;女性冠心病中医证候特点以及与甲状腺激素、血脂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冀宏婷;6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8 代燕燕;MSCT冠脉CTA与CAG在更年期女性冠心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9 李甜;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10 方颖;被动吸烟与女性冠心病的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7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37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