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多种方法测量升主动脉直径与心动周期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4:24
   研究背景和目的主动脉疾病的治疗在最近的几十年内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外科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大大提升了患者手术以后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但是主动脉疾病尤其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和壁间血肿仍然是主动脉疾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在治疗主动脉疾病的过程当中,主动脉直径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指标。它不仅是手术当中选择主动脉人工血管和主动脉支架大小的依据,而且关系到手术以后主动脉相关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选择主动脉直径的过程当中,如果选择主动脉直径偏小,容易造成术中人工血管不匹配或主动脉支架移位、内瘘的发生,如果选择主动脉直径偏大,那么容易造成手术后吻合口瘘以及支架损伤主动脉形成新发动脉瘤或夹层。有许多研究表明,主动脉直径在心动周期的过程当中是有周期性变化的。目前我们常用的测量主动脉直径的临床方法有经胸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术、核磁共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主动脉血管造影等。这些测量方法都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出主动脉直径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对主动脉直径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化目前也缺乏足够的专门研究。我们采用术中超声心动图对升主动脉直径进行动态连续测量,并着重研究升主动脉直径的动脉变化与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测量值之间的关系。方法与实验结果首先,我们将连续的25例因心脏疾病(非动脉瘤)需要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这些患者平均年龄51±11范围29-76岁。所有患者进行了经胸超声心动图(TTE)、CT血管造影(CTA)和术中超声(IOUS)检查。对这些患者测量升主动脉前后直径,测量位置确定为主动脉窦管交界上方1厘米,无名动脉起始近端1厘米以及两者的中点。结果显示IOUS测量近端升主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平均直径为32.07±2.03/30.27±2.05mm(配对t检验:差异为1.80±0.46mm,p.001)。非心电门控CTA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近端升主动脉平均主动脉直径分别为31.45±1.97 mm和29.7±1.84 mm。IOUS测量中段和远端升主动脉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平均直径分别为32.35±1.95/30.57±1.94 mm(配对t检验:差异为1.78±0.44mm,p.001)和 32.32±1.92/30.67±1.90 mm(配对 t 检验:差异为1.65±0.42mm,p.001)。非心电门控CTA测量中段和远端升主动脉的平均主动脉直径分别为31.74±1.92mm和31.59±1.96mm。在每一个测量位置,收缩期和舒张期主动脉直径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P值.001;配对t检验)。主动脉直径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变化最小为1.03 mm,最大为2.53 mm。总体上在升主动脉三个测量点上,由IOUS和CTA测量的平均主动脉直径有96%(24/25)在收缩期位于一致性界限内,有92-100%在舒张期(23/25-15 25/25)位于一致性界限内。由IOUS和TTE测量的近端升主动脉平均直径有92%(23/25)在收缩期位于一致性界限内,在舒张期100%(25/25)位于一致性界限内。由CTA和TTE测量的近端平均主动脉直径有88%(22/25)位于一致性界限内。上述组间皮尔森相关系数在0.905~0.982之间(所有P值.01)。结论通过非心电门控CTA和TTE测量的升主动脉直径与IOUS测量值具有一致性。
【学位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43.1
【部分图文】:

箱线图,主动脉,测量方法,升主动脉


因此无法测量远端升主动脉直径。所有患者的CTA图像显示良好,从获??得的图像质量上看足够的充分可靠。IOUS图像也清晰的记录到了主动脉直径在??心动周期中的动态变化。图2是所有主动脉直径测量结果的箱线图(图中箱的??底边位于Q1?(该样本中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后第25%的数值),箱的顶边位??于Q3?(该样本中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后第75?%的数值),箱内的横线位于Q2??(中位数),测量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须)。IOUS测量收缩和舒张期近端??升主动脉平均直径分别为32.07±2.03mm和30.27±2.05mm?(配对t检验:差异:??1.80士0.46,?p<001)。非心电门控CTA测量的近端升主动脉平均直径为31.45?士??1.97mm。TTE测量的近端升主动脉平均直径为29.78±1.84mm。IOUS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期中段升主动脉平均直径分别为32.35±1.95mm和30.57±1.94?mm?(配??对t检验:差异:1.78±0.44,?p<.001);收缩期和舒张期远端升主动脉平均直径??分别为?32.32±1.92/30.67±1.90mm?(配对?t?检验:差异:1.65±0.42,?p<001)。CTA??测量中段和远端升主动脉平均直径分别为31.74±1.92?mm?and?31.59±1.96?mm。使??用配对t检验确定每个位置的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主动脉直径存在显著性差??异(所有P值<.001)。心脏收缩和舒张之间平均升主动脉直径的差异近端升主动??脉为1.80±0.46mm

主动脉,经胸超声心动图,升主动脉,血管造影


图3不同主动脉水平的Bland-Altman图和线性回归图。丨OUS(术中超声检查);CT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TTE(经胸超声心动图);Asc(升主动脉)。??Fig?3?Bland-Altman?plots?and?linear?regressions?at?different?aortic?levels.??IOUS(intraoperative?ultrasonography);?CTA(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TTE(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Asc(ascending?aorta).??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胜中;王雪海;丛伟;舒骏;耕噶;;刀刺伤致升主动脉裂伤手术救治成功一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年04期

2 马松峰,乔峻,霍强,木拉提;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3 蒋海河;陈日;郭海周;;右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一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4 王文林,曾伟生,蔡开灿,蒋仁超,王武军;升主动脉后二尖瓣显露途径的临床应用[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1年02期

5 曹国海;升主动脉钝性伤(英)[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6年06期

6 蔡用之;;升主动脉全替换和冠状动脉重建术的长期疗效[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7年01期

7 蔡教恺,贺继刚,张殿堂,李崇凯,张荣华;440例体外循环升主动脉插管方法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1988年03期

8 宋瑞蓂;孙新民;;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切除的麻醉及监测一例报告[J];心肺血管学报;1988年01期

9 蔡教恺;张殿堂;贺继刚;张荣华;李崇凯;;升主动脉插管并发症二例报告[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88年02期

10 赵志忠;;罕见先天性心脏病3例尸解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8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多种方法测量升主动脉直径与心动周期变化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2 王鑫鑫;升主动脉包裹术治疗升主动脉扩张的近中期疗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徐晓斌;升主动脉结构特点对TAVR预后影响及TAVR术后升主动脉内径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王春茂;血管紧张素Ⅱ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在升主动脉瘤发病中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王坤;升主动脉的供血分值研究及其在诊断升主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病变中的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6 贾崇富;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人群升主动脉弹性功能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靶器官损害的预警价值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7 王文林;心脏外科小切口临床解剖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8 张宏鹏;内嵌式支架重建犬主动脉弓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9 姚志峰;G-CSF对压力超负荷下小鼠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谈梦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管壁生物力学及弹力纤维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璨;功能正常的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患者的动脉弹性及左心室功能的超声探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何海锋;计算流体力学在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临床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3 赵电彩;升主动脉至股髂动脉搭桥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李璐韦;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超声诊断及预后随访[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马强;速度向量成像评价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力学运动状态[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牛志高;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7 刘忠志;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在动脉粥样硬化兔中的表达及雷米普利干预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李敬;利用双源CT研究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9 王岳峰;改良升主动脉近端成形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梁文倩;升主动脉弹性功能的双源CT评价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1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51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