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高脂肪饮食与链脲霉素致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代谢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1:22
   目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的最主要因素,研究2型糖尿病对心脏和心肌代谢的影响,对寻找防治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新的干预措施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论文旨在研究高脂肪饮食与链脲霉菌素致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结构和心肌代谢变化,为临床上防治DCM,逆转异常心肌重构,延缓和改善DCM病理进程及预后,以及开发治疗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研究资料。方法:雄性SD大鼠被喂食高脂肪饮食(HFD),第14天时给以大鼠腹腔内单次注射链脲霉菌素(STZ),持续高脂肪饮食喂养至第28天,建立高脂肪饮食+链脲霉菌素(HFD+STZ)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设立正常对照(NC)组、高脂肪饮食(HFD)组和链脲霉菌素(STZ)组作为对照。第29天处死大鼠,观测各项指标。常规观测一般行为、体重、BMI指数、心脏重量和心脏重量指数。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酸酯、葡萄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心肌组织中糖原含量和甘油三酯浓度。心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结构改变特征。Western blotting检测方法分析心脏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质水平。结果:1.观察一般行为、体重、BMI指数、心脏重量和心脏重量指数观察显示:正常对照大鼠饮食、生长、活动、反应能力正常,有皮毛光泽,而2型糖尿病(HFD+STZ)大鼠出现行为异常,精神萎靡,嗜睡,皮毛干燥,多饮,多食和多尿症状,其体重增加值降低而体重指数和心脏重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STZ组比较,HFD+STZ组大鼠体重增加值、体重指数和心脏重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和脂类代谢物浓度检测显示: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酸酯、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NC大鼠(P0.05),而胰岛素水平低于NC大鼠(P0.05);与HFD组、STZ组比较,STZ+HFD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酸酯、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3.心肌组织中糖原含量和甘油三酯浓度检测显示: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糖原含量明显低于NC大鼠(P0.05),而心肌组织甘油三酯浓度高于NC大鼠(P0.05);与HFD组、STZ组相比,STZ+HFD组大鼠心肌组织糖原含量均明显减少而心肌组织甘油三酯浓度均明显增加(P0.05)。4.心脏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正常对照大鼠心肌组织结构正常,心肌细胞膜形态规律,保存完好的细胞质;2型糖尿病大鼠可见致密局灶性脂肪浸润,心肌组织结构改变。5.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葡萄糖转运载体4(GLUT4)蛋白表达显示: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组大鼠(P0.05)。结论:高脂肪喂养联合STZ注射可诱导大鼠发生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心脏糖脂代谢异常(葡萄糖代谢减少和脂肪代谢增加)和心脏重量增加、心脏结构异常,表明这种方法对建立稳定的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动物模型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用于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
【学位单位】:云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87.2;R54
【部分图文】:

变化情况图,变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


1?X?I??图1BWG变化情况?图2?BMI变化情况?图3?HW变化情况??5.3血脂类代谢物、葡萄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显??:NC,HHD、STZSTZ+HFD血、

变化情况图,变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


图1BWG变化情况?图2?BMI变化情况?图3?HW变化情况??5.3血脂类代谢物、葡萄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大鼠相比,HHD组、STZ组和STZ+HFD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户<〇.〇5),??而大鼠胰岛素水平均减少,但STZ+HFD组大鼠胰岛素水平减少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户<〇.〇5);与HFD组、STZ组比较,STZ+HFD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表2.各组大鼠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S±s)??NC?组?HFD组?STZ组?STZ+HFD组???=12??=12?n=8?n=l?1??TC?(mg/dl)?101.69?±2.00?167.06?±4.74**?316.24?士?12.39#?374?2。±?17?51**?*??

变化情况图,变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


图1BWG变化情况?图2?BMI变化情况?图3?HW变化情况??5.3血脂类代谢物、葡萄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大鼠相比,HHD组、STZ组和STZ+HFD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户<〇.〇5),??而大鼠胰岛素水平均减少,但STZ+HFD组大鼠胰岛素水平减少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户<〇.〇5);与HFD组、STZ组比较,STZ+HFD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表2.各组大鼠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S±s)??NC?组?HFD组?STZ组?STZ+HFD组???=12??=12?n=8?n=l?1??TC?(mg/dl)?101.69?±2.00?167.06?±4.74**?316.24?士?12.39#?374?2。±?1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华伟;何恩鹏;张凤;王国元;韩欢;杨宁涛;;浅谈运动对糖尿病影响的生理学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6年01期

2 ;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第21卷总目录[J];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24期

3 ;吃西兰花或可治疗糖尿病[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7年07期

4 ;更正[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30期

5 宗克强;王耀光;;不同运动间歇时间对2型糖尿病大鼠股四头肌GLUT4含量的影响[J];山西青年;2017年04期

6 蔡晓刚;;防治糖尿病可贴耳豆[J];家庭中医药;2017年10期

7 李端;;十字花科蔬菜或可治疗糖尿病[J];中老年保健;2017年08期

8 高嘉彬;罗亮;黄昶荃;;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维生素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7期

9 陈伟燕;郑小伟;;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杨竞,杨进,魏新冰,丁华,侯建新;糖神散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琦;北京地区门诊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现况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武军铎;丁酸钠在糖尿病导致动脉内皮氧化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刘亮;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隐结构模型与证候用药规律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章余兰;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变中的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5 郭国俊;基于微阵列芯片筛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6 何蕊;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和低温大气压等离子体对糖尿病伤口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7 方传明;参芪复方对运动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及骨骼肌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钟文;参芪复方防治糖尿病相关性肌少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李爽;AIP1在糖尿病创面愈合分子机制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张海波;Myocardin基因修饰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ED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卓然;人源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糖尿病大鼠创面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2 李冬霞;运动锻炼对糖尿病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

3 何洋;复方龙芪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药效学研究及其化学成分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4 黄瑞紫;糖尿病性疼痛大小鼠模型的差异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张雪辰;基于数据挖掘超重/肥胖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郭照;含黄芪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组方用药规律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李鑫;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性炎症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范婷婷;糖宁丸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赖美铮;Buerger运动对糖尿病足下肢血流动力学及溃疡愈合影响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10 杨萌;HDACs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53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53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8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