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0 06:29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指标、治疗策略、血管病变情况、并发症、不良事件上的不同,探讨不同年龄段AMI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及危险因素,从而为AMI患者提供治疗和预防的潜在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因AMI就诊于我院患者共计1463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段不同将患者分为青年组(18-44岁)298例、中年组(45-59岁)354例,老年组(60-74岁)616例和高龄老年组(≥75岁)195例,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化验指标、治疗策略、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并发症、院内结局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随着年龄增加,AMI患者中男性比例逐渐下降(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分别为:93.95%/94.35%/75.16%/63.07%,P0.001),吸烟比例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69.80%/64.41%/34.58%/22.56,P0.004),中年患者组饮酒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28.19%/39.83%/8.60%/10.26%,P0.001),随年龄增加饮酒比例明显下降。(2)从合并疾病方面来看,不同年龄分组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及TIA史比例差异明显,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年龄增大,高血压患病比例随之上升,(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13.76%/38.42%/47.08%/48.21%,P0.001),糖尿病比例也有增加(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6.04%15.54%/22.89%/29.74%,P0.001),既往冠心病患病率也有所上升(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0.34%/4.52%/5.03%/13.85%,P0.0001),且与年龄呈线性相关。不同年龄分组中,血脂异常(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1.34%/10.73%/18.51%/3.59%,P0.001))及脑卒中及TIA发病率(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0%/0.85%/4.55%/3.59%,P0.001)与年龄未见明显线性相关性,但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3)从入院相关情况来看,不同年龄组急诊入院率、外院转诊率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中年组120急诊入院率最低,高龄老年组急诊入院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12.75%/8.47%/14.00%/21.03%,P0.0001)。青、老年组组间外院转诊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高龄老年组及中年组外院转诊率与其余两组差异明显(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36.58%/25.14%/37.82%/15.90%,P0.0001)。统计入院时生命体征,休克发生率逐渐升高(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2.01%/1.41%/3.4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高龄老年组发生休克比例明显高于其余三组;高龄老年组入院时心功能明显异常(KILLIP III-IV级)比例亦明显升高(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3.36%/3.67%/11.69%/2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反应随年龄增加,心梗后患者心功能明显下降,高龄老年组出现心功能明显异常的可能大于其余三组。(4)从治疗方案、病变特征及并发症方面来看,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比例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此类患者占比分别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92.28%、97.46%、92.53%、6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高龄老年组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余三组。从病变血管数目来看,不同年龄分组中,随年龄增长单支病变发病占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49.45%/32.73%/26.49%/11.02%,P0.0001),不同分组间双支病变占比类似,无统计学差异(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29.45%/30.91%/29.65%/30.71,P=0.995),三支病变占比随年龄上升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21.09%/36.36%/51.58%/53.54%,P0.0001)。从病变血管位置来看,左主干病变发病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2.18%/2.42%/3.68%/8.66%,P=0.005);左前降支发病率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84.00%/94.12%/89.65%/85.04%,P=0.095);左回旋支组间发病率差异明显,青年组左回旋支病变相对较少,其余三组未示明显与年龄相关的倾向(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34.55%/53.33%/47.02%/52.76%,P0.0001);右冠状动脉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倾向于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46.55%/69.09%/73.68%/63.78%,P=0.014),青年组右冠状动脉病变较少。从并发症角度看,高龄患者(老年组及高龄老年组)倾向于出现心包积液,中青年组患病倾向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0.34%/2.26%/5.36%/5.13%,P0.0001);不同年龄段心内血栓形成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1.01%/1.13%/1.95%0.51%,P=0.387);不同年龄组室壁瘤形成率未见与年龄呈明显线性相关,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更倾向于发生室壁瘤(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11.41%/9.32%/15.10%/6.15%,P=0.014);消化道出血概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0/0/0.70%3.14%,P=0.019),组间差距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从辅助检查来看,大部分辅助检查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仅RBC、WBC、PLT、CERA、TG等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入选患者行GRACE评分,随年龄上升GRACE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6)从临床结局来看,院内全因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0.34%/1.98%/5.84%/16.92%,P0.0001);MACE事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0.67%/1.41%/9.58%/19.49%,P0.0001)。对风险因素及院内全因死亡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脑卒中或TIA史、GRACE评分为MACE事件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随年龄增长,AMI患者120急诊入院率逐渐升高,心功能差,合并症较多,GRACE评分明显升高,接受PCI治疗比例逐渐降低,冠脉病变范围增加,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左主干病变率显著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上升。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42.22
【部分图文】:

治疗策略,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发生率


图 2 对比 IG 组及 CG 组院内死亡率的 META 分析②. 随访中死亡:比较两种治疗策略随访中死亡发生率,结果显示,在最长3 年的随访中,介入治疗组的患者中有 164 例在院外随访中死亡,而保守治疗组

死亡率,治疗策略,心梗,患者


图 3 对比 IG 组及 CG 组院外死亡率的 META 分析③.再发心梗:比较两种治疗策略中再发心梗发生率,结果显示介入治疗组患者中有 69 例在随访中出现再次心梗,而保守治疗组的患者中有 77 例在随访

脑血管意外,治疗策略,介入治疗,发生率


图 4:对比 IG 组及 CG 组中再发心梗率的 META 分析④.出血及脑血管意外:比较两种治疗策略中出血及脑血管意外发生率,结显示介入治疗组的患者中有 29 例在治疗及随访中出现出血及脑血管意外,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建伟;;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84期

2 ;影响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的因素[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年11期

3 张孝春;刘秀华;张杰俊;;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01期

4 刘吉敏;;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年04期

5 陈娇;;优质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年02期

6 朱莉;龚黎琳;侬宇琴;;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年06期

7 郭艳丽;蔡智斌;薛剑;于明;;基层抢救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J];人民军医;2019年03期

8 章慧琴;陆克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护理疗效分析总结[J];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13期

9 龚芗;;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1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11期

10 王丽丽;;全面性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素梅;心肌细胞衰老对心脏重构的影响和调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杨帆;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心衰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罗顺祥;去肾交感神经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凋亡及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4 伏蕊;CAMI-NSTEMI评分:基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构建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风险预测模型[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5 李婴婴;急性心肌梗死后Exosome/miR-30a调节心脏自噬并影响心脏功能[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6 林蓓佑;外泌体lncRNA HCG15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7 杨宇霞;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表达谱芯片[D];郑州大学;2017年

8 陈佳琦;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潜在生物标志物及调控靶点[D];吉林大学;2017年

9 姚懿;中国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10 李家一;自体骨髓间充质细胞心肌内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不同年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刘毅龙;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D];西安医学院;2019年

3 朱超;替格瑞洛对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8年

4 范勇;基于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Ⅲ的探索性数据分析及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预测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8年

5 王玲霞;MHR和MPV与PCI术后AMI患者不良事件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6 王智丹;Angiopoietin2及CD105与rhG-CSF干预后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7 高升;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对比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8 吴东凯;巴马小型猪冠脉阻断/复灌致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构建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9 梁宇博;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9年

10 董文涛;99mTc标记的TSPO配体CB86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SPECT/CT显像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77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877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