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中心静脉置管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关系

发布时间:2017-04-07 19:07

  本文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中心静脉导管以其安全,简便,置管时间长,病人痛苦少等优点被许多住院患者所接受。它不仅仅是一条快速输液通道,为抢救治疗指导补液,同时还可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是现代临床治疗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中心静脉导管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其副作用也逐浙显现出来。据报道,长期卧床的肿瘤化疗患者在经中心静脉置管之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由于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形成多无显著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非常困难。即使是深静脉血栓最危急的并发症-肺栓塞的临床诊断率也很低,临床上因为导管血栓造成死亡的病例报道也越来越多。本研究的目的即是对临床上已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血栓形成情况,为将来血栓高危人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搜集煤炭总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30例。记录病人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患病种类;了解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是否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否曾行手术,是否有糖尿病、肿瘤等危险因素;记录置管日期、部位、导管深度。分别按年龄、置管部位及是否使用抗凝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波立维)进行分组,来观察置管后不同时间段病人血凝、血小板、D二聚体的变化,并结合心脏和四肢血管超声来判定血栓的发生情况。 结果1)与置管前比较,置管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按年龄分组,小于等于60岁年龄组:置管后2周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置管前和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1周、2周、3周的D二聚体明显高于置管前(P<0.05);置管后1周、2周、3周与置管前比较,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0~80岁年龄组:置管后3周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置管前和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1周D二聚体明显高于置管前,也高于置管后3周(P<0.05);置管后1周、2周、3周与置管前比较,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大于80岁年龄组:置管后3周D二聚体明显低于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1周、2周、3周与置管前比较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按置管部位分组,股静脉置管组:置管后2周、3周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置管前,也高于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3周的血小板压积明显高于置管前,也高于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2周纤维蛋白原高于置管前,高于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1周、2周、3周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置管前(P<0.05)。置管后1周、2周、3周D二聚体明显高于置管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锁骨下静脉组:置管后1周、2周、3周纤维蛋白原高于置管前(P<0.05),且置管后2周纤维蛋白原高于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1周、2周、3周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置管前,且置管后2周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1周、2周、3周D二聚体明显高于置管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置管后股静脉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按药物干预分组,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组置管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压积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置管后1周、2周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置管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抗凝药物组:置管前后D二聚体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组置管后1周、2周的D二聚体高于置管前(P<0.05)。未使用药物组,置管后2周、3周血小板计数高于置管前,也高于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2周的血小板压积高于置管前,也高于置管后1周(P<0.05)。置管后1周、2周、3周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置管前(P<0.05)。置管后1周纤维蛋白原高于置管前(P<0.05)。置管后1周D二聚体高于置管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在中心静脉置管的330例患者中,DVT30例,发生率为9.09%,性别、年龄、药物干预、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危险因素与DVT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而置管部位对DVT的发生有影响,股静脉置管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将所有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部位与DVT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中心静脉置管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增加了血栓的发生率。2)置管部位与DVT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股静脉置管比锁骨下静脉置管更易形成DVT。3)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未减少血栓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 DVT 预防 原因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4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1章 临床研究12-36
  • 1.1 材料与方法12-13
  • 1.1.1 一般资料12
  • 1.1.2 研究方法12
  • 1.1.3 研究步骤12
  • 1.1.4 统计学处理12-13
  • 1.2 结果13-26
  • 1.2.1 中心静脉置管后一些临床常用指标的变化情况13-14
  • 1.2.2 中心静脉置管后不同危险因素的影响14-22
  • 1.2.3 中心静脉置管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22
  • 1.2.4 不同危险因素对血栓发生率的影响22
  • 1.2.5 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22-23
  • 1.2.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 DVT 过程中的价值23-26
  • 1.3 讨论26-32
  • 1.3.1 中心静脉置管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26-27
  • 1.3.2 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27-28
  • 1.3.3 置管部位对深静脉血栓的影响28
  • 1.3.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 DVT 的价值28-29
  • 1.3.5 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能否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29-30
  • 1.3.6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30-32
  • 1.4 结论32
  • 参考文献32-36
  • 第2章 综述36-44
  • 2.1 前言部分36
  • 2.2 主体部分36-42
  • 2.2.1 研究现状36-37
  • 2.2.2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原因37-39
  • 2.2.3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39-40
  • 2.2.4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40-41
  • 2.2.5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41-42
  • 2.3 总结42-43
  • 参考文献43-44
  • 致谢44-45
  • 导师简介45-46
  • 作者简介46-47
  • 学位论文数据集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志贤;王亚萍;谢敏瑚;;D-D和抗凝蛋白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诊治中的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年03期

2 陈雅玫;石新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7年02期

3 李旭英;;PICC会诊小组组建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05期

4 文建峰;张阁;康昭;杨林;;白介素-6及纤维蛋白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表现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5 吴大玮;耿治英;;肺血栓栓塞症的抗凝药物治疗[J];新医学;2006年09期

6 张连芬,童晓明,侯家声;癌症与静脉血栓栓塞[J];中国肿瘤临床;2001年04期

7 王U

本文编号:291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91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