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后适应在STEMI急诊PCI中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3 21:48
目的:通过分析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并且行急诊PCI的患者,研究比较急诊单纯PCI及在PCI术中采用缺血后适应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了解该方法是否能够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15年10月-2017年06月收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 erventio-n,PCI)的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单纯PCI治疗者为对照组,在急诊PC I术中采用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 C)者为观察组。依据心电图结合冠脉造影结果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 artery,IR A)。在急诊PCI术中仅干预IRA。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术,观察组在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到达血管远端后,将球囊送至血管闭塞段,开通血管后迅速以小压力(46atm)扩张球囊30S,随后收缩球囊再灌注30s,此过程为一个循环,反复...
【文章来源】:皖南医学院安徽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共同用药
2.2 手术方法及过程
2.3 术后治疗
3 评估标准及随访
3.1 术后观察的即刻指标
3.2 院外随访及内容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特征
2 对比两组间再灌注心律失常类型、发生比例
3 两组间靶血管术后即刻 TIMI 血流比较
4 两组间血清肌钙蛋白 I、炎性因子 CRP、CK-MB 比较
5 缺血后适应对心功能的影响
6 术后6个月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缺血后适应方案的系统评价[J]. 常晶,刘宇,吕亚奇,胡小兰,张丽,彭晓霞,张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09)
[2]心电图检测中QRS波终末变形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 邱菊.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09)
[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05)
[4]远程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J]. 曹苏岩,钱云霞,王海鹏,杨向军.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5 (02)
[5]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 张先林,章萍,王岳松,邵旭武,王学忠,董学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10)
[6]初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和特点[J]. 王哲颖,丁玉瑛,孙剑锋,王锐,刘同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5)
[7]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治疗策略[J]. 赵潇然,张凤如.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4(03)
[8]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心率变异性及校正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 徐玮,宣玲,卢冬雨,王洪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02)
[9]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二维结构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 周亚峰,赵彩明,薛枫,钱晓东,程绪杰,杨向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8)
[10]远处缺血预处理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 周博达,祖凌云,王贵松,高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03)
本文编号:2934413
【文章来源】:皖南医学院安徽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共同用药
2.2 手术方法及过程
2.3 术后治疗
3 评估标准及随访
3.1 术后观察的即刻指标
3.2 院外随访及内容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特征
2 对比两组间再灌注心律失常类型、发生比例
3 两组间靶血管术后即刻 TIMI 血流比较
4 两组间血清肌钙蛋白 I、炎性因子 CRP、CK-MB 比较
5 缺血后适应对心功能的影响
6 术后6个月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缺血后适应方案的系统评价[J]. 常晶,刘宇,吕亚奇,胡小兰,张丽,彭晓霞,张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09)
[2]心电图检测中QRS波终末变形对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J]. 邱菊.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09)
[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05)
[4]远程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J]. 曹苏岩,钱云霞,王海鹏,杨向军.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5 (02)
[5]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 张先林,章萍,王岳松,邵旭武,王学忠,董学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10)
[6]初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和特点[J]. 王哲颖,丁玉瑛,孙剑锋,王锐,刘同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5)
[7]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治疗策略[J]. 赵潇然,张凤如.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4(03)
[8]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心率变异性及校正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 徐玮,宣玲,卢冬雨,王洪巨.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02)
[9]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二维结构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 周亚峰,赵彩明,薛枫,钱晓东,程绪杰,杨向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8)
[10]远处缺血预处理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 周博达,祖凌云,王贵松,高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03)
本文编号:2934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9344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