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导管接触溶栓与股动脉切开取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

发布时间:2021-02-01 07:58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导管接触溶栓与股动脉切开取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提供选择依据。方法: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共83例,导管接触溶栓组43例,股动脉切开取栓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术后3d的踝肱指数、足部皮温、血管通畅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30d的踝肱指数、足部皮温、并发症、截肢率及死亡率。结果:1.两组患者在术前一般情况、术后3d的踝肱指数、足部皮温、血管通畅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导管接触溶栓组:术后3d踝肱指数(0.84±0.16)及术后30d踝肱指数(0.82±0.12)均高于术前踝肱指数(0.31±0.11),P<0.05。术后3d足部皮温(27.2℃±1.6℃)及术后30d足部皮温(27.0℃±1.9℃)均高于术前足部皮温(18.0℃±1.0℃),P<0.05。股动脉切开取栓组:术后3d踝肱指数(0.80±0.21)及术后30d踝... 

【文章来源】:青海大学青海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一般检查
        2.1.3 踝肱指数
        2.1.4 足部皮温
        2.1.5 血管通畅的评估
        2.1.6 下肢疼痛的评估
    2.2 手术方法
        2.2.1 导管接触溶栓方法
        2.2.2 股动脉切开取栓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两组术式的讨论
    4.2 手术疗效的讨论
    4.3 手术并发症的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现状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 苏光东,唐秀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6)
[2]介入溶栓术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比较[J]. 张海福.  基层医学论坛. 2018(05)
[3]介入溶栓、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疗效对比分析[J]. 赵慧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10)
[4]对比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分别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疗效[J]. 勾龙飞,吴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6(26)
[5]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疗效对比[J]. 赵杰,杨立民,张震,王洪,俞江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11)
[6]糖尿病患者足部皮温与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相关性研究[J]. 叶林,肖正华,陈定宇.  吉林医学. 2013(09)
[7]应重视急性下肢缺血的诊断和治疗[J]. 王深明,李梓伦.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02)
[8]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改善下肢严重缺血致运动功能障碍:15例报告[J]. 谷涌泉,郭连瑞,张建,徐娟,冯凯,齐立行,李建新,冀冰心,张树文,俞恒锡,李学锋,崔世军,罗涛,董宗俊,汪忠镐.  中国临床康复. 2004(20)
[9]补体激活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 应隽,王祥瑞.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4(03)
[10]急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J]. 张福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4(04)



本文编号:3012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012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d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