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分子途径
发布时间:2021-02-01 13:39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血液凝固,维持血管稳态及修复血管损伤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小板也可作为炎症细胞参与机体宿主防御,发挥免疫功能。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在血管炎症发生过程中,血小板可通过表面受体或释放储存在血小板颗粒中的分子促进血小板与炎症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本文主要围绕血小板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途径,及其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防治靶点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文章来源】: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20,20(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血小板表面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1.1 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GPIIb-IIIa/GPVI
1.2 血小板黏附受体P-选择素
1.3 其他受体
2 血小板相关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
2.1 细胞因子
2.2 趋化因子
2.3 其他介质
3 血小板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其他途径
4 抗血小板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4.1 氧合酶抑制剂
4.2 P2Y12受体抑制剂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趋化因子CXCL12/趋化因子受体CXCR7轴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J]. 涂小丽,吴延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012869
【文章来源】: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20,20(04)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血小板表面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1.1 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GPIIb-IIIa/GPVI
1.2 血小板黏附受体P-选择素
1.3 其他受体
2 血小板相关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
2.1 细胞因子
2.2 趋化因子
2.3 其他介质
3 血小板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其他途径
4 抗血小板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4.1 氧合酶抑制剂
4.2 P2Y12受体抑制剂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趋化因子CXCL12/趋化因子受体CXCR7轴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J]. 涂小丽,吴延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5(04)
本文编号:3012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0128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