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再灌注策略对前壁STEMI患者心功能及冠脉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7 15:04
目的探讨不同再灌注策略对前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功能、冠脉微循环(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的相关影响。方法选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入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确诊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符合入选标准的107例患者。依据再灌注策略的不同,分为三组:溶栓成功择期PCI组13例、溶栓失败补救PCI组12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PCI组)82例。分析三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心肌微循环指标、再灌注后7天及90天心功能参数、住院期间及再灌注后9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发生率、再灌注后90天出血事件发生率。所有统计学数据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卒中等)、Killip分级、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肌酐、CK-MB峰值、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状动脉病变数量、罪...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入选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分组方法
1.2 诊治过程
1.2.1 药品、试剂与仪器
1.2.2 PCI操作及常规诊治要点
1.2.3 病例资料采集
1.3 统计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2.1 冠状动脉系统定义和生理学
2.2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定义
2.3 冠脉微循环障碍机制
2.3.1 结构异常
2.3.2 功能异常
2.3.3 其他因素
2.4 冠脉微循环的检测方法
2.4.1 有创技术
2.4.2 无创技术
2.5 冠脉微循环的防治
2.5.1 药物防治
2.5.2 非药物防治
2.6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 任阿兰,边建婷. 山西医药杂志. 2019(15)
[2]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CT对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J]. 周景昱,雷晓玲,魏梦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07)
[3]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机制及诊断的研究进展[J]. 姜沙沙,赵婉婉,段利科,王绍欣. 医学综述. 2019(12)
[4]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J]. 刘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09)
[5]《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陈伟伟. 中国循环杂志. 2019(03)
[6]AMI患者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与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J]. 宣兵.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14)
[7]欧洲心脏病学会2017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之我见[J]. 洪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09)
[8]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 张运,陈韵岱,傅向华,陈文强,李丹丹,谷新顺,季晓平,刘昱琪,李伟,黄东. 中国循环杂志. 2017(05)
[9]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J]. 霍勇,傅向华,葛均波,韩雅玲,周玉杰,陈韵岱,于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8)
[10]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时间节点研究进展[J]. 魏腾飞,赵蓓,王守力. 临床军医杂志. 2016(05)
本文编号:3022405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入选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分组方法
1.2 诊治过程
1.2.1 药品、试剂与仪器
1.2.2 PCI操作及常规诊治要点
1.2.3 病例资料采集
1.3 统计方法
1.4 结果
1.5 讨论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2.1 冠状动脉系统定义和生理学
2.2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定义
2.3 冠脉微循环障碍机制
2.3.1 结构异常
2.3.2 功能异常
2.3.3 其他因素
2.4 冠脉微循环的检测方法
2.4.1 有创技术
2.4.2 无创技术
2.5 冠脉微循环的防治
2.5.1 药物防治
2.5.2 非药物防治
2.6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 任阿兰,边建婷. 山西医药杂志. 2019(15)
[2]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CT对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J]. 周景昱,雷晓玲,魏梦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07)
[3]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机制及诊断的研究进展[J]. 姜沙沙,赵婉婉,段利科,王绍欣. 医学综述. 2019(12)
[4]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J]. 刘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09)
[5]《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陈伟伟. 中国循环杂志. 2019(03)
[6]AMI患者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与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J]. 宣兵.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14)
[7]欧洲心脏病学会2017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之我见[J]. 洪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09)
[8]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 张运,陈韵岱,傅向华,陈文强,李丹丹,谷新顺,季晓平,刘昱琪,李伟,黄东. 中国循环杂志. 2017(05)
[9]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J]. 霍勇,傅向华,葛均波,韩雅玲,周玉杰,陈韵岱,于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8)
[10]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时间节点研究进展[J]. 魏腾飞,赵蓓,王守力. 临床军医杂志. 2016(05)
本文编号:3022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0224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