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00:46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室的节律紊乱,起源于心室肌中房室结或希氏束浦肯野氏系统,它包括室性早搏、非持续性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等,其中后两者为临终前出现的恶性心律,而前两者即可见于正常人或无器质性心脏的患者中,也可见于严重心脏疾病中,往往是是该类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先兆。目前主要认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主要有触发活动、异常自律性和折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许多临床研究发现,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情况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不难发现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可通过以上三大机制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增加,其具体的机制可能为自主神经的再生分布异常、自主神经的活性异常、电信号传导的结构异常、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异常活动等,可以通过改善外周血氧浓度、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等改善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以达到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的目的。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截瘫大鼠和正常大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值,该图来自文献[18]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发现:①与对照组比,心肌梗死组的梗死交界区和心17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心肌梗死组和心力衰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其中心肌梗死组以室性早搏最室性心律失常成正相关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进 IL-17 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而其表达水平与室性心。研究同时还发现,不同浓度的 IL-17 对大鼠心室肌细度的抑制作用(见图 2),且 IL-17 的浓度一定时,随着的阻断作用越强(见图 3)。
程度的抑制作用(见图 2),且 IL-17 的浓度一定时,随着流的阻断作用越强(见图 3)。图 2 不同浓度 IL-17 对 Ito 电流密度的抑制率,该图来自文献[38The inhibition of Ito current density by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
本文编号:3026503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截瘫大鼠和正常大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值,该图来自文献[18]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发现:①与对照组比,心肌梗死组的梗死交界区和心17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心肌梗死组和心力衰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其中心肌梗死组以室性早搏最室性心律失常成正相关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进 IL-17 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而其表达水平与室性心。研究同时还发现,不同浓度的 IL-17 对大鼠心室肌细度的抑制作用(见图 2),且 IL-17 的浓度一定时,随着的阻断作用越强(见图 3)。
程度的抑制作用(见图 2),且 IL-17 的浓度一定时,随着流的阻断作用越强(见图 3)。图 2 不同浓度 IL-17 对 Ito 电流密度的抑制率,该图来自文献[38The inhibition of Ito current density by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
本文编号:3026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0265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