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丹参胶囊联合叶黄素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发布时间:2021-02-14 03:24
目的研究三七丹参胶囊联合叶黄素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安康市中医医院的98例颈部血管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且口服叶黄素软胶囊,2粒/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三七丹参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Crouse斑块积分、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和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1.63%,显著高于对照组为59.18%(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悸不安、头痛、胸闷不舒、舌质紫暗、唇甲紫绀、结代或脉涩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rouse斑块积分和IMT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Crouse斑块积分和IM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
【文章来源】:药物评价研究. 2020,43(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评定标准[7]
1.4.2 中医证候积分[8]
1.4.3 Crouse斑块积分和血管内中膜厚度(IMT)
1.4.4 随访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3 两组Crouse斑块积分和IMT比较
2.4 心血管不良事件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颈动脉斑块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付鹏,王玲玲,陈学军,周凤军,高喆昕,李亭,吕靖,郭丽芳,张璇,张云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06)
[2]颈动脉彩超检测粥样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J]. 王旭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10)
[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民族、体质指数、血脂、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关系[J]. 古再丽阿依·阿不力孜,古丽巴哈尔·司马义. 中国临床研究. 2018(08)
[4]叶黄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反应程度的影响[J]. 刘洋,陈明骏,宋翔,刘宏斌. 食品科学. 2018(09)
[5]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的影响[J]. 彭文宏,陈兆芸,邓彦. 中国实用医刊. 2017 (04)
[6]颈部血管彩超联合DSA评估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关联性的临床研究[J]. 郭莹,王鑫. 陕西医学杂志. 2016(12)
[7]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斯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临床分析[J]. 张志娟,费玉喜,宋学萍. 现代医院. 2016(08)
[8]丹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J]. 曹琳琳,吴淑梅. 中医药学刊. 2005(12)
本文编号:3033035
【文章来源】:药物评价研究. 2020,43(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分组和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评定标准[7]
1.4.2 中医证候积分[8]
1.4.3 Crouse斑块积分和血管内中膜厚度(IMT)
1.4.4 随访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3 两组Crouse斑块积分和IMT比较
2.4 心血管不良事件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颈动脉斑块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付鹏,王玲玲,陈学军,周凤军,高喆昕,李亭,吕靖,郭丽芳,张璇,张云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06)
[2]颈动脉彩超检测粥样斑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J]. 王旭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10)
[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民族、体质指数、血脂、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关系[J]. 古再丽阿依·阿不力孜,古丽巴哈尔·司马义. 中国临床研究. 2018(08)
[4]叶黄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反应程度的影响[J]. 刘洋,陈明骏,宋翔,刘宏斌. 食品科学. 2018(09)
[5]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的影响[J]. 彭文宏,陈兆芸,邓彦. 中国实用医刊. 2017 (04)
[6]颈部血管彩超联合DSA评估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关联性的临床研究[J]. 郭莹,王鑫. 陕西医学杂志. 2016(12)
[7]阿托伐他汀联合阿斯匹林治疗颈部血管斑块的临床分析[J]. 张志娟,费玉喜,宋学萍. 现代医院. 2016(08)
[8]丹七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J]. 曹琳琳,吴淑梅. 中医药学刊. 2005(12)
本文编号:3033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0330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