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25~35岁家族遗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斑块声学特征和血脂分析及预后预测

发布时间:2021-02-17 01:54
  目的探讨25~35岁家族遗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声学特征、血脂水平,并分析其预后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5~35岁家族遗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同年龄段无家族遗传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60例,分别记为A组、B组和健康组。三组均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IMT、超声声学特征和血脂水平;A组和B组均跟踪随访,统计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A组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IMT高于B组和健康组(P<0.01),B组IMT高于健康组(P<0.01);三组颈动脉斑块声学特征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斑块低回声率远高于B组和健康组(P<0.05),B组斑块低回声率远高于健康组(P<0.05);三组血脂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B组和健康组(P<0.05),且B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文章来源】: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18(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三组IMT比较
    2.2 三组颈动脉斑块声学特征及低回声率比较
    2.3 三组血脂水平比较
    2.4 两组急性脑梗死发生情况比较
    2.5 A组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 张云红,赵义娟,沙敏,龙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04)
[2]南方青年人中原发性高血压与肾动脉狭窄的比较研究[J]. 张屏,周晓敏,刘丹,陈永跃,于汇民.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7(05)
[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 左君丽,常桂丽,葛茜,初少莉.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6(11)
[4]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邢舒平,鞠卫萍,张爱娟,杜衍君,迟相林.  中国医药导报. 2016(23)
[5]藏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李广平,张红心,邱长春.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6(07)
[6]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J]. 张俊,陈琳,叶加宝,周国宝.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06)
[7]超声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左室舒缩功能[J]. 叶春媚,周小英,相广财.  西部医学. 2016(04)
[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刘力生.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08)



本文编号:3037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037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6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