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联合应用PET/CT和DCE-MRI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特征

发布时间:2021-03-04 17:16
  研究背景与目的: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及预后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联合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18F-FDG-PET)和动态增强核磁(DCE-MRI)可以定量评估斑块的炎症程度。我们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两项成像技术在监测同一患者颈动脉斑块中的相互关系,探究新生血管和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41名患者(34名男性,年龄为65±12岁),共有68根颈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普勒超声检测提示斑块厚度>2mm,其中20根颈动脉定义为症状相关动脉),2周内患者分别行18F-FDG-PET/CT和DCE-MRI检查,以评估斑块炎症反应程度。通过18F-FDG-PET计算的靶本底比值(TBR)可以定量评估斑块的炎症,转换常数(Ktrans)可以定量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微血管及新生血管的密度及渗透性。用Spearman’s相关系数(r)评估患者在不同系统疾病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和新生血管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总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TBR和Ktrans相关性较弱,表现为边缘性相关(r=0.22, p=0.068);而在症状性斑块中具有显著相关性(r...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DCE-MRI 检查
        1.2.2 DCE-MRI 图像分析
F-FDG-PET/CT 检查">        1.2.3 (18)F-FDG-PET/CT 检查
F-FDG-PET/CT 图像分析">        1.2.4 (18)F-FDG-PET/CT 图像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临床一般特征
trans在所有颈动脉斑块中的相关性">    2.2 TBR 与 Ktrans在所有颈动脉斑块中的相关性
trans在亚组中的相关性">    2.3 TBR 与 Ktrans在亚组中的相关性
trans在症状性斑块与非症状性斑块中的差异及随时间变化特征">    2.4 TBR 与 Ktrans在症状性斑块与非症状性斑块中的差异及随时间变化特征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本文编号:3063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063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8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