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一种结合传统示波法与新型k-means算法的血压判定方法

发布时间:2021-04-12 06:08
  提高血压测量准确度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途径。针对示波法仅由经验确定一组比例系数使血压测量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方法结合的血压判定方法。将前处理后的包络特征通过分类模型匹配一组最适用的比例系数,再采用示波法估计血压。分类模型离线训练,首先利用新型k-means算法对包络唯一聚类,然后各类包络分别采用梯度下降法获取一组最优比例系数,最终由多类包络的质心向量与比例系数构成分类模型。利用33例对象做对比实验,对比水银法,测量值的相关系数可达0. 91,且准确度符合AAMI-SP10及ESH的一级标准要求;另以ESH为中间标准对比传统示波法,5 mm Hg偏差内达标量的平均增长率为10. 5%,10 mm Hg偏差内达标量的平均增长率为6. 8%。这说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准确性良好,而且较传统示波法具有一定优越性。 

【文章来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20,39(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一种结合传统示波法与新型k-means算法的血压判定方法


振荡波预处理

包络图,包络,特征参数,样本


基于包络特征匹配比例系数的关键在于构建分类模型。分类模型由包络的类别标签及对应各类包络的比例系数构成,然而拟合后的振荡波包络没有任何标签属性,因此需要通过无监督学习添加标签。k-means是一种典型的无监督学习方法,采用贪心策略,原理简单,聚类性能良好。针对传统kmeans算法存在的类别数事先无法确定、初始聚类中心随机选定等问题,周世兵等[26]提出一种可确定最佳聚类数的新型k-means算法,保证了聚类结果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本研究采用此新型k-means算法,对包络聚类通过AP算法确定类别数,选取距离所有样本中心最近的一个样本作为第一个初始聚类中心,再基于最大最小距离算法确定其他聚类中心。采用轮廓系数Silhouette对聚类效果进行评价,其最大值对应的类数为最佳类别数。对于样本i,设a(i)为样本i与类内其他所有样本的平均距离,b(i)为样本i与到其他每个类中样本平均距离的最小值,则样本i的轮廓系数sil(i)为聚类结果为已划分的k类包络及每类包络的质心向量,多类包络下的质心向量集合是构建分类模型的关键部分,在估计血压时,通过计算输入的包络特征与质心向量的距离来确定该包络的类别,进一步匹配适用该包络的比例系数。

流程图,流程,方法,水银


本研究的数据采集环节与江苏鹿德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试验前已签署受试者同意书。实验对象共33例,均无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控制年龄、性别、体位、采样频率及信号来源等变量,其中年龄及性别信息如表1所示。选用一般型号的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对33例实验对象总计进行了4轮同等采样,单轮采样过程中对每例对象交替使用两种测量工具,各取3次有效数据,记录每例对象每次测量的水银测量值,并保留传感器的原始混合数据。实验假设有二:一是与水银法相比,本方法的测量准确度满足国际标准要求;二是与传统示波法相比,本方法在测量准确度上具有优越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脉搏波特征参数的无创血压测量改进算法[J]. 瞿诗华,吴华炜,钱志余,李韪韬.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8(01)
[2]示波法血压测量技术研究进展[J]. 龙韬臣,巨建树,李德玉,张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01)
[3]基于脉搏波特征参数的无创连续血压监测[J]. 谢寒霜,王瑞平,王艳洁,刘于豪.  中国医疗设备. 2017(10)
[4]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人体血压预测方法[J]. 赵谞博,赫英迪,李信政,任蓉,任家东.  燕山大学学报. 2017(05)
[5]基于SWT和ANN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J]. 吴育东,钟舜聪,沈耀春.  中国医疗设备. 2017(05)
[6]示波法电子血压计:临床医生应当了解的知识[J]. 王希星,洪葵,苏海.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6(09)
[7]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 蒋巍巍,季忠.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07)
[8]基于高斯拟合的神经网络血压测量算法[J]. 温亮,李振波,陈佳品,张大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4(04)
[9]基于示波法的血压测量新方法[J]. 侯功,邓辉.  现代电子技术. 2012(22)
[10]基于示波法测量血压的算法改进[J]. 王维维,蒲宝明,李生金,贺宝岳.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2(02)



本文编号:3132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132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