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评估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及钙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双源CT评估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及钙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探讨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钙化的影像学检查情况及特点;2分析老年人群检出的不同形态不同性质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及其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联性;3探讨双源CT影像在诊断临床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与方法:收集2015年5月初至2015年6月底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人群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术(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后经检查符合图像质量标准者1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范围60~82岁,平均年龄68.9±5.9岁,其中男性118例(63.1%),女性69例(36.9%),年龄分布在60~70~≥80岁者人数分别为102796例,分析时将年龄在60~69岁者分为低龄老年组,年龄≥70岁组分为中高龄老年组?根据纽约心脏协会的标准将冠状动脉分为15段,并将因冠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级:小于为1级轻度狭窄;大于等于且小于的为2级中度狭窄;大于等于75%的为3级重度狭窄?根据斑块的成分差异可分为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以及混合斑块三大类;根据斑块的形态差异可分为:Ⅰ型斑块Ⅱ型斑块Ⅲ型斑块?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和影像检查结果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t检验及秩和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比较老年人群检出的不同形态不同性质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与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无差异?50%50%75%结果:1在187例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老年观察对象中有108例(57.8%)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平均年龄69.5±5.8岁,年龄范围60~81岁,其中男性73(67.6%)例,女性35(32.4%)例,男性观察对象中冠状动脉钙化阳性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vs50.7%,P0.05),60~69岁组观察对象中冠状动脉钙化阳性率与70~79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0%vs65.9%,P0.05)?2通过CTCA检查发现的108例老年冠状动脉钙化者中,共计234支(2.2±1.1支/人)冠状动脉受累,其中女性患者中平均冠状动脉钙化支数为2±1.0支/人,男性患者中平均冠状动脉钙化支数为2.2±1.1支/人,60~69岁患者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为2.2±1.1支/人,70~79岁患者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为2.1±1.1支/人?男性与女性观察对象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平均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患者与70~79岁患者比较,冠状动脉病变平均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4支病变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94支,40.2%)钙化最常见?冠状动脉钙化患者中单支钙化常见,有40例(37.0%)?3在187例(男性118例,女性69例)观察对象中,共检出斑块336个?其中混合斑块多见,共133个(占总斑块数39.6%),钙化斑块个(占总斑块数30.1%),非钙化斑块个(占30.3%)?按形态分类:其中Ⅰ型斑块251个(74.7%),Ⅱ型斑块57个(17.0%),Ⅲ型斑块个(8.3%)?不同形态斑块的性质有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形态的斑块所引起的狭窄程度有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质的斑块所引起的狭窄程度有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1 102284对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冠脉最狭窄处的斑块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对比不同狭窄程度的老年患者的年龄,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最狭窄处狭窄程度与患者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2,P=0.56)?结论: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钙化斑块与年龄性别等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同形态不同性质的斑块与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双源CT检查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可对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形态部位等进行诊断,是冠心病检查与诊断的有效方法,对于冠心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减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后果?
【关键词】:老年人 冠状动脉斑块 双源CT 冠状动脉狭窄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4;R816.2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1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15
- 2 结果15-24
- 3 讨论24-28
- 4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3
- 综述33-43
- 参考文献39-43
- 致谢43-44
- 作者简介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娟;;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冠心病患者非钙化斑块的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年24期
2 蓝欣昧;;新的冠脉钙化评估方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年07期
3 ;钙磷水平增加促进动粥斑块钙化[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2年01期
4 颜海强;翁国星;;钬激光心脏瓣膜去钙化斑块功率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王颖;赵虹;韩铭钧;柳学国;彭健;李坤炜;秦培鑫;;多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5期
6 任小璐;刘云;王杏娟;王雪梅;张志远;宝金瑞;;能谱CT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非钙化斑块成分[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02期
7 郭轶虹;张成喜;谭理连;熊龙根;毕肖红;;320排CT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与非钙化斑块狭窄对比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年05期
8 吴江;赵卫东;牛晓凤;蔡琳;;宝石CT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与邻近非钙化斑块的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18期
9 王颖,赵虹,韩铭钧,柳学国,何艳丽,刘晓彬;多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斑块不同重建方法的比较和优化选择[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06期
10 刘新;赵锡海;程流泉;赵绍宏;蔡祖龙;蔡幼铨;杨立;;冠状动脉CT和MR血管成像诊断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朝晖;64层MSCT评价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和旁路移植血管的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07年
2 高扬;CT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一帆;双源CT评估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及钙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与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2 刘文民;16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心病患者钙化斑块及狭窄的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3 吴江;宝石CT对冠脉钙化斑块与临近非钙化斑块的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李佳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血管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5 张培;16排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浙江大学;2007年
6 段会仙;定性和定量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D];昆明医学院;2009年
7 耿雪;320排DVCT在评价冠状动脉钙化及斑块中的应用[D];泰山医学院;2011年
8 唐姗姗;双源CT颈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张霞;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双源CT评估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粥样及钙化斑块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1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