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抗凝治疗安全性与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0:35
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升高。心房颤动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在我国,仅约20%-30%的心房颤动患者使用抗凝剂,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复发率和病死率也明显高于国外报道,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待解决的难题。故本次研究为探讨1、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2、分析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抗凝药与华法林抗凝治疗通过D-二聚体(D-dimer、D-D)、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的测量评估安全性,以期对改善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从而为提高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抗凝治疗安全性的提供依据,提高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剂使用率,降低心房颤动患者栓塞风险。方法:对32例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来源及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收集
2.2.2 干预
2.2.3 结局指标
2.2.4 实验室化验结果的仪器设备
2.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达比加群酯组、利伐沙班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基线比较
3.2 用药前后达比加群酯组、利伐沙班组及对照组患者指标变化情况
3.3 达比加群酯组、利伐沙班组及对照组患者出血及栓塞情况
3.4 用药前后出血及无出血患者的指标比较
3.5 用药后栓塞及无栓塞患者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
4 讨论
4.1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抗凝治疗安全性
4.1.1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抗凝治疗后栓塞情况
4.1.2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抗凝治疗后出血情况
4.2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安全性与血液生物标志物相关性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创新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现状与安全性和疗效的对比研究[J]. 杨倩红,陆有为,陆洁,郭小芳,孙珏,王少治,杜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12)
[2]心房颤动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罗志峰,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11)
[3]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价[J]. 孙志军,邓婷,彭晖.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07)
[4]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孰优孰劣[J]. 那开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01)
[5]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6]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综合管理[J]. 王玉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2)
[7]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意义及其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关系研究[J]. 韩卫全,熊洁. 血栓与止血学. 2016(03)
[8]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J]. 胡大一,孙艺红.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01)
本文编号:3170893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来源及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收集
2.2.2 干预
2.2.3 结局指标
2.2.4 实验室化验结果的仪器设备
2.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达比加群酯组、利伐沙班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基线比较
3.2 用药前后达比加群酯组、利伐沙班组及对照组患者指标变化情况
3.3 达比加群酯组、利伐沙班组及对照组患者出血及栓塞情况
3.4 用药前后出血及无出血患者的指标比较
3.5 用药后栓塞及无栓塞患者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
4 讨论
4.1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抗凝治疗安全性
4.1.1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抗凝治疗后栓塞情况
4.1.2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药物抗凝治疗后出血情况
4.2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安全性与血液生物标志物相关性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创新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现状与安全性和疗效的对比研究[J]. 杨倩红,陆有为,陆洁,郭小芳,孙珏,王少治,杜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12)
[2]心房颤动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罗志峰,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11)
[3]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价[J]. 孙志军,邓婷,彭晖.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07)
[4]新型口服抗凝药与华法林孰优孰劣[J]. 那开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01)
[5]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6]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综合管理[J]. 王玉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2)
[7]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意义及其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关系研究[J]. 韩卫全,熊洁. 血栓与止血学. 2016(03)
[8]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J]. 胡大一,孙艺红.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01)
本文编号:3170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1708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