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的观察
发布时间:2021-05-19 18:51
研究目的:心房颤动也称为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可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和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发病率和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房颤的危害主要导致严重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进一步导致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的增加,极大的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2]。而规范抗凝治疗可明显预防卒中发生,华法林是目前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1,2],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个体差异性较大;2、药物浓度易受多种食物、药物影响;3、治疗窗较窄;4、华法林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检测凝血相关指标用来调整药物剂量。基于以上几点,患者依从性明显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与此同时,以凝血酶为靶点的新型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在使用时不需进行频繁的检测和剂量调整、无需考虑该药与食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快,使用起来方便,但价格昂贵。且有研究表明,达比加群酯在预防脑卒中及血栓发生方面优于华法林[16]。本文主要通过对比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结合我国国情初...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论文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实验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两组患者临床事件
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
2.4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和心电监测
2.5 临床化验指标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文章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达比加群酯的临床药理及其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研究进展[J]. 章殷希,丁美萍. 中国新药杂志. 2012(11)
[2]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预防脑栓塞的对比研究[J]. 刘树红,朱爱武,高顺元.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02)
[3]华法林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体会[J]. 高倩. 实用医药杂志. 2011(10)
[4]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郑立文,刘晨,文应峰,杨宗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4)
[5]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2011[J]. 郭继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02)
[6]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分析[J]. 张秀锦,李小鹰.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03)
[7]住院患者中心房颤动脑卒中753例的回顾性分析[J]. 郭玲,张薇,杨向东,胡昭,黎莉,张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22)
[8]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防治[J]. 韩雅玲,王祖禄.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03)
[9]华法令不同抗凝强度对老年房颤栓塞事件的影响[J]. 李星群,匡永东,王永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5(04)
[10]不同抗凝强度华法令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附212例临床观察)[J]. 张丹,黎启华,刘立志,邬斌,王菊飞,董行东,刘晓芳,姜成.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5(01)
本文编号:3196268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论文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实验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 两组患者临床事件
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
2.4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和心电监测
2.5 临床化验指标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已发表文章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达比加群酯的临床药理及其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研究进展[J]. 章殷希,丁美萍. 中国新药杂志. 2012(11)
[2]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预防脑栓塞的对比研究[J]. 刘树红,朱爱武,高顺元.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02)
[3]华法林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体会[J]. 高倩. 实用医药杂志. 2011(10)
[4]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房颤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郑立文,刘晨,文应峰,杨宗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4)
[5]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2011[J]. 郭继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02)
[6]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分析[J]. 张秀锦,李小鹰.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9(03)
[7]住院患者中心房颤动脑卒中753例的回顾性分析[J]. 郭玲,张薇,杨向东,胡昭,黎莉,张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22)
[8]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防治[J]. 韩雅玲,王祖禄.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03)
[9]华法令不同抗凝强度对老年房颤栓塞事件的影响[J]. 李星群,匡永东,王永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5(04)
[10]不同抗凝强度华法令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附212例临床观察)[J]. 张丹,黎启华,刘立志,邬斌,王菊飞,董行东,刘晓芳,姜成.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5(01)
本文编号:3196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1962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