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汤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1-06-25 23:36
目的:随着穴位贴敷在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中的广泛运用,作为一种具备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穴位贴敷是根基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具有简单、便携、廉价、疗效满意等优势,这使得临床工作者应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研究,以便于使该法更好服务于临床。本课题是依据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和经络腧穴学理论,将引火汤制作成膏剂,选取神阙穴位外敷,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相关指标,如血压水平、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的临床效果及西医的降压疗效、生活质量等变化,探讨引火汤穴位贴敷是否能降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或改善他们的中医临床症状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方法:根据2010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提到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选取与标准相符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是否使用引火汤穴位贴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试验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合并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中药采用陈士铎《辨证奇闻》的引火汤,在原方基础上加吴茱萸,共同打成粉剂,用蜂蜜调成膏剂,以纱布覆盖并胶布固定于每晚睡前外敷神阙穴,第二曰早晨取下,时长约8h,每周连用6d,治疗周期为4周。患者必须记录每日的血压数值及登记穴位贴敷...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医与高血压病
1.1.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1.2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法
1.1.3 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
1.2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诊疗概况
1.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2 高血压病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选择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终止标准
2.2.6 剔除标准
2.2.7 处理
2.3 分组方法
2.3.1 随机分组
2.3.2 入组中医症候评分方法
2.4 研究方法
2.4.1 治疗方法
2.4.2 观察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
2.6 疗效指标
2.6.1 降压疗效标准
2.6.2 中医症候的疗效标准
2.6.3 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
2.7 统计方法
2.8 研究结果
2.8.1 治疗前基线分析
2.8.2 临床疗效比较
2.8.3 治疗前后安全性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引火汤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3.1.1 血压方面
3.1.2 中医症状积分方面
3.1.3 杜氏生活量表方面
3.1.4 中医症状疗效与降压疗效方面
3.2 引火汤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机理
3.2.1 中医方面
3.2.2 西医方面
3.3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250172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中医与高血压病
1.1.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1.1.2 中医对高血压的治法
1.1.3 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
1.2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诊疗概况
1.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2 高血压病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选择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终止标准
2.2.6 剔除标准
2.2.7 处理
2.3 分组方法
2.3.1 随机分组
2.3.2 入组中医症候评分方法
2.4 研究方法
2.4.1 治疗方法
2.4.2 观察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
2.6 疗效指标
2.6.1 降压疗效标准
2.6.2 中医症候的疗效标准
2.6.3 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
2.7 统计方法
2.8 研究结果
2.8.1 治疗前基线分析
2.8.2 临床疗效比较
2.8.3 治疗前后安全性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引火汤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3.1.1 血压方面
3.1.2 中医症状积分方面
3.1.3 杜氏生活量表方面
3.1.4 中医症状疗效与降压疗效方面
3.2 引火汤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机理
3.2.1 中医方面
3.2.2 西医方面
3.3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250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2501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