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点与危险因素
发布时间:2021-06-27 10:08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17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及术后分别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DVT的发生,对DVT发生的特点进行描述。按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因素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以是否发生血栓的二分变量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以确定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17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51例发生DVT,占28.65%;127未发生DVT,占71.35%;DVT累及102条下肢静脉,其中胫后静脉29条(28.43%),腓静脉27条(26.47%),小腿肌间静脉23条(22.55%),腘静脉14条(13.73%),股浅静脉9条(8.82%)。DVT组年龄显著大于非DVT组(P<0.05),DVT组术前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DVT组受伤至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非DVT组(P<0.05),DVT组复杂骨折比率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21.940,95%CI 5.115...
【文章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0,28(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研究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胫腓骨骨折患者下肢DVT的描述性分析
2.2 发生与未发生DVT两组患者单因素比较
2.3 是否发生DVT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文编号:3252647
【文章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0,28(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1.3 研究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胫腓骨骨折患者下肢DVT的描述性分析
2.2 发生与未发生DVT两组患者单因素比较
2.3 是否发生DVT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文编号:3252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2526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