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免疫刺激协同液氮冷冻损伤血管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大鼠模型

发布时间:2021-06-27 12:32
  背景:易损斑块是致急性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病理基础,建立合适的动物易损斑块模型以供研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构建易损斑块模型的方法。目的:探讨免疫刺激能否协同液氮冷冻损伤血管构建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以期能够复制出能广泛应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经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高脂组、液氮组、免疫刺激+液氮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饲料,其他3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各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对照组及高脂组大鼠仅做假手术处理,不进行液氮及免疫刺激,术后分别继续予以常规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10周;液氮组及液氮+免疫刺激组施以液氮冷冻损伤术,术后继续予以高脂饲料饲养10周,期间液氮+免疫刺激组大鼠皮下注射牛血清白蛋白(3次/周,共计3周)及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间隔3 d注射,共计5次)。造模10周后,取血检测大鼠血脂指标、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量;取靶血管段观察粥样斑块的病理变化。实验方案经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IACUC:20170917006)。结果与...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24(3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免疫刺激协同液氮冷冻损伤血管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大鼠模型


各组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的电泳图

电泳图,氧合,血红素,组织病理学


各组大鼠右颈总动脉镜下组织病理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2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牙周炎患者血清MMP-9、MMP-7以及MCP-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J]. 李峰,孙晓菊,谢洪,王云,张英坤.  上海口腔医学. 2015(05)
[2]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构建的方法与现状[J]. 黄爱良,黄荣志,黄小倩,黄建华,周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27)
[3]复合方法制备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J]. 张安邦,黄昕,李令根,赵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5(03)
[4]改良液氮冻伤法建立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J]. 王双双,王丽丽,杨升华,孔根现,蒋知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21)



本文编号:3252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252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