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腋静脉穿刺致腋动脉分支损伤出血、血肿5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4 22:17
  目的:探讨腋静脉穿刺术中腋动脉分支损伤出血、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二病区、兴化市人民医院、盐城市中医院例埋藏式起搏器术中术后发生出血、血肿的5例患者临床特点及术中穿刺部位和手法,探讨预防和处理措施;观察改变穿刺部位后2016年7月-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新植入起搏导线的304例患者中血肿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中3例发生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二病区,占此期间采用腋静脉穿刺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总数的0.55%(3/547)。另两例均发生在2017年,分别发生于盐城市中医院(年植入量<100台)和兴化市人民医院(年植入量约200台)。5例患者穿刺进针点均偏外侧,属于腋静脉第二段;2例患者表现为撤除撕开鞘后持续搏动性出血,压迫止血无效后经外科分离腋动脉分支缝扎后止血;3例患者表现为术后胸大肌后血肿,其中两例经保守治疗好转,另一例经外科处理未能找到出血点行介入封堵后好转。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改行腋静脉第三段穿刺后304例患者未再发生动脉出血和血肿。... 

【文章来源】: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腋静脉穿刺致腋动脉分支损伤出血、血肿5例分析


患者4起搏器植入术后第二日左侧胸壁肿胀,明显高于右侧

起搏器植入术,胸壁,患者,造影剂外渗


患者4术后第23天出血,腋动脉造影见造影剂外渗,假性动脉瘤形成(红色箭头处)

造影剂外渗,覆膜支架,腋动脉,红色


图 5:患者 4 术后第 23 天出血,腋动脉覆膜支架植入后无造影剂外渗箭头处)腋静脉穿刺改进方法:在锁骨下胸三角肌沟内侧 2-3 厘米处,略平行于胸三角肌沟,由内上开皮肤做囊袋,分离到胸大肌浅筋膜后在囊袋中与皮肤呈 20°-30°进向整个锁骨中内三分之一交界处,负压缓慢进针,多在有轻微突破感后色静脉血;如未见回血,针尖顶到第一肋骨后缓慢回撤常可见回血,如在透视下再寻找锁骨与第一肋骨交叉点穿刺或行腋静脉造影指导穿刺。动脉损伤出血的预防措施:穿刺过程中如果误穿到动脉,压迫 5-10 分钟,确认无渗血后在调整方;无明显动脉喷血,穿刺成功置入导丝后仔细观察沿导丝渗血情况,颜鲜艳,出血是否为搏动性,如不能排除有小动脉损伤,拔除导丝重新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78例双腔起搏器安置术中导线入路的回顾性研究[J]. 张琪,姜萌,金艳,周笙珩,章隆泉,毛家亮,何奔.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04)
[2]头静脉切开途径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比较[J]. 林加锋,季亢挺,李继武,曾刚焕,杨鹏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03)
[3]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调查(2002至2005年)[J]. 王方正,张澍,华伟,胡大一,陈新,蒋文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03)
[4]腋静脉穿刺技术[J]. 王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03)
[5]29例起搏器和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导线断裂的临床分析[J]. 唐闽,陈柯萍,王方正,华伟,张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10)
[6]腋动脉分支的解剖学观察[J]. 丁家明,雷英,黄永春.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5(01)
[7]抗生素液冲洗起搏器囊袋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 卢才义,王士雯,胡桃红,魏璇,李玉峰,刘玲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3(02)
[8]探讨经静脉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的一个新植入途径:腋区纵向切口[J]. 单江,徐耕,潘晓宏,傅国胜.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04)
[9]植入埋藏式起搏器的并发症、故障原因分析及防治[J]. 徐文莉,郭新贵,林宪如.  山东医药. 2001(15)
[10]腋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学[J]. 王啸.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0(04)



本文编号:3301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301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