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心律失常辅助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10-07 14:03
  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具有隐匿性、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尽早发现是治疗的关键,且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可通过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心律失常辅助诊断系统在对心电信号实时检测的同时可以对心拍分类进行分类,为医生诊断时提供参考,进而弥补医生水平间的差距。目前常见的心律失常辅助诊断系统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心电信号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高、对异常心电信号检测效果较差;心律失常分类算法特征提取单一、分类效果较差;心律失常辅助诊断系统缺乏心电信号实时诊断功能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围绕心电信号检测算法和心律失常分类算法展开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便携式心律失常辅助诊断系统。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系统实时性的要求,结合香农能量和改进自适应阈值法,提出了一种快速QRS波检测算法。首先对信号进行去噪及归一化预处理;然后计算处理后信号的香农能量,使用改进的自适应阈值法进行定位并结合QRS波增强后的信号对定位结果进行修正;最后,加入回检机制,提高QRS波检测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基于MIT-B...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心律失常辅助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90-2016年中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系统结构图,心脏,系统结构图,电信号


心电信号基础知识研究102心电信号基础知识研究心电信号是心脏活动产生的生理电信号,能够直观反映心脏的基本状况,研究心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各波段意义及心脏活动异常时心电信号的变化有助于心电信号检测和心律失常自动分类的研究。2.1心电信号产生的基本原理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能够规律地产生电激动,其电激动可以由起搏细胞、特殊的传导组织和普通的心肌细胞产生。在心肌兴奋与恢复的过程中,产生微弱的生理电信号从心脏传到至全身,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个心跳周期中都发生有规律的电位变化。心脏主要由心房和心室构成的,其中心房在上,心室在下。从外观上看心房与心室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在心脏活动时心房和心室无法同时收缩,当心室收缩的同时心房舒张,而当心室舒张时心房则收缩,这种收缩和舒张的活动称为除极和复极。心脏主要由普通心肌和特殊心肌组成,其中大部分心肌细胞为普通心肌,主要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收缩性,无自律性;特殊心肌主要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其最大特点是有自律性,无收缩性,其作用是产生和传导心电信号。心脏传到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心脏传导系统结构图

波形,正常心电图,基础知识,电信号


正常心电图波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陈伟伟.  中国循环杂志. 2019(03)
[2]心电信号的QRS波检测算法的研究[J]. 李明星,李旭雯,魏鑫.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09)
[3]一种新的心电信号R峰自动检测方法[J]. 孙亚楠,吕可嘉,张瑞.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4]心电医疗监护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J]. 李鸿强,苗长云,张龙宇,田文涛,王嘉庆.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12)
[5]黄宛临床心电图学[J].   中国医刊. 2009(11)
[6]院外心脏集群监护系统临床应用与护理[J]. 赵秀娟.  天津护理. 2002(02)

硕士论文
[1]穿戴式单导联ECG监护系统的设计[D]. 张岩.中北大学 2019
[2]可穿戴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D]. 顾秀秀.南京大学 2019
[3]心电信号检测与分类算法的研究[D]. 王玲利.陕西科技大学 2019
[4]基于ARM的多功能健康一体机主控系统设计[D]. 刘忠禹.吉林大学 2018
[5]智能心电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刘朋.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
[6]人体健康指标实时监测系统[D]. 陈光毅.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
[7]可穿戴心电监测装置设计与实现[D]. 牛群.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8]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健康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高天雷.山东师范大学 2015
[9]基于嵌入式Linux的心电信号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微.辽宁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22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422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