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5 13:26
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不足和高盐饮食等)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显示,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是控制心血管疾病流行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调查吉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探讨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目的:初步确定吉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调查高危人群基本特征和不良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分布和聚集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本研究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选定吉林省6个项目地区以社区或村为单位开展筛查工作,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完成初筛调查人数共35640人。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一般信息、初筛和高危问卷)、体格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呼气...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良生活方式组合分布的聚集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6年北京市怀柔区居民吸烟现状调查[J]. 王利静,胡海燕,高建梅. 中国健康教育. 2017(11)
[2]某地区高血压高危人群非药物干预对患者饮食、行为因素的分布影响[J]. 夏秋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7)
[3]2013—2016年江阴市冠心病发病率及类型的变化趋势[J]. 汤海波,朱爱萍,章剑,洪淇,曹恒富,李莹,王敏洁,刘娟. 职业与健康. 2017(18)
[4]中国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调查结果发表[J]. 孙海欣,王文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 (05)
[5]湖北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高血压控制现况分析[J]. 何田静,张岚,张庆军,李茜,唐雨萌,潘敬菊. 中国公共卫生. 2017(10)
[6]2013—2014年安徽省成人居民饮酒行为现状分析[J]. 徐伟,陈叶纪,谢建嵘,邢秀雅,吴庆生,查震球,刘志荣. 中国健康教育. 2017(02)
[7]北京市顺义区居民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征,何朝,张艳艳,杨帅帅,赵莹颖,白如冰,乐嘉,石琼,王磊,万思阳. 中国健康教育. 2016(09)
[8]山东省2013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分析[J]. 鹿子龙,唐俊利,张高辉,张吉玉,付振涛,徐春晓,高丛丛,郭晓雷.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09)
[9]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时间现状研究——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数据[J]. 李骁天,向祖兵,郭世豪,王凯珍,唐莞怡.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6(04)
[1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概要[J].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蒋立新,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2016(06)
博士论文
[1]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对开滦社区男性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的影响[D]. 王峰.重庆医科大学 2017
[2]中国汉族人冠心病易感基因相关性研究[D]. 高敏.安徽医科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吉林省某综合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孔璇.吉林大学 2017
[2]吉林省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刘婷.吉林大学 2017
[3]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普通民众生活行为方式影响因素分析[D]. 曾勇军.福建医科大学 2016
[4]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D]. 陆芹.苏州大学 2016
[5]甘肃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刘艺丹.兰州大学 2016
[6]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初步分析[D]. 朱晓薇.杭州师范大学 2015
[7]吉林省监测点居民体力活动情况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 张闻洋.吉林大学 2015
[8]吉林省成年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聚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马永辉.吉林大学 2015
[9]吉林省40岁以上城乡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D]. 张付良.吉林大学 2015
[10]基于家庭动机访谈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D]. 王君颖.天津医科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3806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良生活方式组合分布的聚集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6年北京市怀柔区居民吸烟现状调查[J]. 王利静,胡海燕,高建梅. 中国健康教育. 2017(11)
[2]某地区高血压高危人群非药物干预对患者饮食、行为因素的分布影响[J]. 夏秋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27)
[3]2013—2016年江阴市冠心病发病率及类型的变化趋势[J]. 汤海波,朱爱萍,章剑,洪淇,曹恒富,李莹,王敏洁,刘娟. 职业与健康. 2017(18)
[4]中国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调查结果发表[J]. 孙海欣,王文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 (05)
[5]湖北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高血压控制现况分析[J]. 何田静,张岚,张庆军,李茜,唐雨萌,潘敬菊. 中国公共卫生. 2017(10)
[6]2013—2014年安徽省成人居民饮酒行为现状分析[J]. 徐伟,陈叶纪,谢建嵘,邢秀雅,吴庆生,查震球,刘志荣. 中国健康教育. 2017(02)
[7]北京市顺义区居民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征,何朝,张艳艳,杨帅帅,赵莹颖,白如冰,乐嘉,石琼,王磊,万思阳. 中国健康教育. 2016(09)
[8]山东省2013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分析[J]. 鹿子龙,唐俊利,张高辉,张吉玉,付振涛,徐春晓,高丛丛,郭晓雷.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09)
[9]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时间现状研究——基于北京市第3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数据[J]. 李骁天,向祖兵,郭世豪,王凯珍,唐莞怡.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6(04)
[1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概要[J].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蒋立新,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2016(06)
博士论文
[1]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对开滦社区男性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的影响[D]. 王峰.重庆医科大学 2017
[2]中国汉族人冠心病易感基因相关性研究[D]. 高敏.安徽医科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吉林省某综合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孔璇.吉林大学 2017
[2]吉林省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刘婷.吉林大学 2017
[3]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普通民众生活行为方式影响因素分析[D]. 曾勇军.福建医科大学 2016
[4]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D]. 陆芹.苏州大学 2016
[5]甘肃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刘艺丹.兰州大学 2016
[6]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初步分析[D]. 朱晓薇.杭州师范大学 2015
[7]吉林省监测点居民体力活动情况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 张闻洋.吉林大学 2015
[8]吉林省成年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聚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马永辉.吉林大学 2015
[9]吉林省40岁以上城乡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D]. 张付良.吉林大学 2015
[10]基于家庭动机访谈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D]. 王君颖.天津医科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38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4380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