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大剂量激素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色氨酸代谢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16 21:29
  目的:探究大剂量激素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色氨酸代谢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5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色氨酰t-RNA合成酶(TTS)浓度及血清色氨酸、犬尿氨酸的浓度数据。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显效(CR)患者有26 (40.00%)例,有效(R)患者为34 (52.31%)例,无效(NR)患者的例数为5 (7.69%)例;随访后,持续显效组为58(89.23%)例,无效组为7(10.77%)例(CR、R各复发1例)。治疗前持续显效组及无效组的血清IDO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持续显效组及无效组的TTS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持续显效组的血清IDO、TTS蛋白浓度分别为(19.34±0.41)(U/ml)、(13.36±0.52)(μg/L),无效组的血清IDO、TTS蛋白浓度分别为(21.25±0.52)(U/ml... 

【文章来源】:包头医学. 2020,44(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治疗方法
        1.2.2 检测样本的采集
        1.2.3 血清色氨酸、犬尿氨酸的浓度的检测
        1.2.4 随访时间及方式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价
        1.3.2 其他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
    2.2 不同疗效患者的血清IDO、TTS蛋白浓度比较
    2.3 治疗前后的血清色氨酸及犬尿氨酸浓度的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色氨酸代谢状态[J]. 李兆建,刘小倩,徐俊卿,刘英慧,陈丽明,初晓霞.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 (03)
[2]免疫失耐受在ITP自身抗体产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翟菊萍,何杨,杨炳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6 (10)
[3]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对ITP的诊断作用研究[J]. 曾明,程樱,钱婷,侯伶俐.  河北医药. 2016(10)
[4]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侯文沛,胡琦.  山东医药. 2016(02)
[5]色氨酸代谢异常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李兆建,刘小倩,徐俊卿,初晓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06)
[6]吲哚胺2,3-二氧酶(IDO)与CINⅢ及宫颈癌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研究[J]. 杜世华,胡传玉,鲁大伟,李燕,桑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10)
[7]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ITP发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效果的关系[J]. 马静瑶,陈振萍,吴润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06)
[8]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移植排斥反应作用机制的研究[J]. 李川,戴向晨,刘彤,王鹏志.  中华外科杂志. 2014 (01)
[9]Th17细胞及白介素17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J]. 段晓娟,杨林花,张丽,任方刚,张睿娟,陈剑芳,秦秀玉,梁弘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2(05)
[10]Th17细胞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中的作用[J]. 王婷婷,李慧媛,王昭,周泽平,付丽,魏娜,黄大勇,杨仁池.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 (09)



本文编号:3440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440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6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