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参芪升脉饮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合并低血压(阴竭阳脱证)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1-11-13 08:57
  目的:通过参芪升脉饮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合并低血压中医证型为“阴竭阳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评价参芪升脉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心血管二科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合并低血压且中医辨证为“阴竭阳脱证”的住院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加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升脉饮治疗。观察周期统一设置为2周,并随访6个月再住院情况。观察期间收集疗效指标和安全指标观察数据,随访结束后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中医证候计分、纽约心功能、血压、尿量、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方面治疗后均有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中医证候计分、纽约心功能、24小时平均血压(治疗两周时)、尿量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24小时平均血压(治疗一周时... 

【文章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技术路线设计
    2.研究目的
    3.研究对象
        3.1 病例来源
        3.2 诊断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剔除标准
        3.6 中止/终止标准
        3.7 脱落标准
        3.8 脱落、中止/终止病例的处理
    4.研究方法
        4.1 分组
        4.2 治疗方案
        4.3 对照方法
        4.4 观察周期
        4.5 观察指标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病例完成情况
    2.基线资料分析
        2.1 年龄分布比较
        2.2 性别构成比比较
        2.3 原发病构成比比较
        2.4 治疗前急性心衰的临床程度床边分级构成比比较
        2.5 治疗前生化指标分布比较
        2.6 治疗前心率、24 小时尿量比较
    3.治疗前指标比较
        3.1 中医证候计分比较
        3.2 NYHA心功能分级构成比较
        3.3 血压分布比较
        3.4 NT-proBNP分布比较
        3.5 LVEF分布
        3.6 入院前(稳定性心衰期)两组改善心衰预后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4.疗效分析
        4.1 中医证候计分
        4.2 治疗后两组NYHA心功能疗效比较
        4.3 血压
        4.4 NT-proBNP
        4.5 LVEF
        4.6 24 小时尿量
        4.7 治疗期间两组多巴胺用药情况比较
        4.8 治疗后首次启用改善心衰预后药物时间比较
        4.9 治疗后两组改善心衰预后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4.10 住院时间比较
        4.11 6 个月再住院率比较
    5.安全性评价
讨论
    1.研究结果分析
        1.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1.2 NYHA心功能疗效分析
        1.3 血压疗效分析
        1.4 NT-proBNP疗效分析
        1.5 LVEF疗效分析
        1.6 24 小时尿量分析
        1.7 正性肌力药使用时长、累计用量分析
        1.8 “金三角”用药情况分析
        1.9 住院天数及6个月再住院率分析
    2.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合并低血压的西医认识
    3.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合并低血压的西医治疗
    4.祖国医学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合并低血压的认识
    5.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合并低血压之阴竭阳脱证的中医治疗
    6.参芪升脉饮组方分析及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7.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合并低血压的优势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表
附录二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力衰竭中枢机制的研究进展及治疗展望[J]. 吴帆宇,刘地川.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9(01)
[2]住院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收缩压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J]. 张琦,张荣成,姚佑楠,许天昱,王运红,黄宇晖,张宇辉,张健.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9(01)
[3]人参类中药药性考证[J]. 任国庆,窦德强.  人参研究. 2018(06)
[4]苓桂术甘汤合升陷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疗效观察[J]. 孙学功.  广西中医药. 2018(06)
[5]自拟苓桂芪皮汤联合西药治疗低血压性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 陈籽仪,易建军,谢勇庆.  国医论坛. 2018(04)
[6]参芪复脉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37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效果观察[J]. 李立荣.  上海医药. 2018(13)
[7]参芪复脉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状态的效果分析[J]. 房杰.  中医临床研究. 2018(18)
[8]通补心宝胶囊治疗气虚血瘀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J]. 贾俊兵,樊瑞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08)
[9]附子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状态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观察[J]. 周雨,黄爱玲,聂谦,姚方方,张泉.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29)
[10]参芪复脉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状态疗效观察[J]. 田国芳,宋玉勤,张丽花,谢庆成,胡慧英.  河北中医. 2017(09)

博士论文
[1]刺五加叶皂苷对实验性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李洋.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红景天苷抗高原缺氧作用研究[D]. 谭春燕.西藏大学 2015
[2]五味子乙素促进心肌梗死小鼠心功能的研究[D]. 陈彭生.南京医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92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492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