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循环血microRNAs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标志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09:07

  本文关键词:循环血microRNAs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标志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以支架植入为主的介入治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而介入治疗术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为基础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基石。但有研究显示,即使经过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仍有3-30%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不能达到理想的抗血小板作用,可能存在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等原因引起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检测手段多样,主要有LTA(Light transmission aggregation)、VASP(Vasodo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erifyNow以及血栓弹力图等,目前这些在国内应用于临床的很少。micro RNAs(miRNAs)是长度为18-20bp的细胞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结合发挥作用,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近年来,miRNAs作为各种疾病状态标志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目的:确定循环血中可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标志物的micro RNAs,以期指导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研究方法:入组冠心病支架术后发生心肌梗死再次冠脉造影明确为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术前阿司匹林300mg/d,口服氯吡格雷300mg后24h,或者600mg后6h,或者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日7d,从肘前静脉抽取静脉血A、B、C 3管,血液样本量分别为2ml、2ml、6ml,其中A、B两管用于VerifyNow检测仪检测,确定PRU值,根据PRU值进行分组,PRU值≥208为血小板低反应组,PRU值208为血小板正常反应组。两组各选取1例血样本行芯片检测,初筛出两组有差异表达的miRNAs,结合既往文献报道,确定候选miRNAs。对上述第3管静脉血样本进行RNA抽提,测定浓度和纯度,以线虫Cel-miR-39为参照物,对候选miRNAs在两组之间分别进行qRT-PCR进行验证,确定差异表达的miRNAs,分析其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之间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然后对血小板低反应组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氯吡格雷双倍剂量和替格瑞洛),再次经VerifyNow检测仪检测,部分患者血小板反应性变为正常反应,根据这种情况,分为三组:A组为调整为氯吡格雷加倍剂量前低反应组(n=4)和调整后正常反应组(n=4),B组为调整为氯吡格雷双倍剂量前低反应组(n=3)和调整后低反应组(n=3),C组为调整为替格瑞洛前低反应组(n=13)和调整后正常反应组(n=13),对三组的患者血浆进行qRT-PCR验证,明确差异表达的miRNAs。结果:(1)根据VerfyNow检测值PRU值分为血小板治疗低反应组(n=20)和血小板治疗正常组(n=27),基线临床资料中两组年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有显著差异(P0.05)但体重指数、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生化指标、心功能、支架长度和直径无显著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不是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独立影响因素(P0.05)。芯片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大于2倍的miRNAs共有76种,结合既往文献报道,确定候选miRNAs有12种:miR-16、miR-223、miR-191、miR-155、miR-146、miR-26a、miR-26b、miR-24、miR-150、miR-126-5p、miR-126-3p、miR-23a。(2)通过qRT-PCR验证,两组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s有四种:miR-223、miR-191、miR-155、miR-146,其中血小板治疗低反应组miR-223、miR-191升高,miR-155、miR-146降低,较血小板治疗正常反应组差异显著(P0.05),四种miRNAs联合诊断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效能达到92.2%,与PRU值之间呈正相关(r=0.645,P0.001)。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后,A组结果显示低反应组中miR-146较正常反应组表达显著升高(P=0.004);B组结果显示低反应组和正常反应组miRNAs无显著变化(P0.05);C组结果显示低反应组miR-155较正常反应组表达显著降低(P=0.002),而miR-146表达显著升高(P=0.004)。结论:miR-223和miR-191表达升高,而miR-155和miR-146表达降低,这四种miRNAs联合表达诊断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价值高,具有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标志物的潜质。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微小RNA 血浆 标志物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缩略语表10-11
  • 前言11-15
  • 第一部分 血浆候选miRNAs的确定15-25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5-19
  • 二、结果19-21
  • 三、讨论21-25
  • 第二部分 血浆miRNAs对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诊断标志物的临床研究25-46
  • 一、材料仪器与方法25-31
  • 二、实验结果31-37
  • 三、讨论37-46
  • 参考文献46-51
  • 全文小结51-52
  • 综述52-64
  • 参考文献58-64
  • 科研工作及发表文章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已出版[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2 Ben Teplitsky;葛志良;;你能鉴别“外族”药物吗?[J];药学情报通讯;1984年04期

3 粱曼丽;;目标给药——药物治疗的新策略探索[J];医学与哲学;1987年10期

4 Jason Daley;鲁行云;;用训练代替药物治疗[J];创业邦;2013年07期

5 向辉;话说小儿药物治疗反应[J];中国保健营养;1995年11期

6 王昌义,江杰士,冒青,陈雪梅;多种药物治疗难治性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年06期

7 杨竞群,杨建英,王红英,龚志强;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年08期

8 刘杰,范冰;浅谈护士如何做好临床药物治疗[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年01期

9 刘世辉;哪些药物不可骤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0年01期

10 王新德;浅谈头痛的药物治疗[J];中国劳动;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珠;;认识特殊人群药物治疗的特殊性[A];第6届中国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罗琳;;浅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药物治疗[A];中国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赵荣生;;健康和药物治疗的未来[A];2012年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暨第72届世界药学大会卫星会大会报告[C];2012年

4 白莲翠;;浅谈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A];玉溪市第十一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怡;陆爱民;王晓静;孙晓燕;;浅谈护理人员在药物治疗中的责任[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幸海鹰;代婧雅;;多次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健;赵书山;吴洵民;胡建文;;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重度血小板减少12例临床分析[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李党生;罗芳;;大咯血药物治疗的一般性原则与个体化运用[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郑萍;李亦蕾;晏媛;;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药物治疗分析[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刁远明;陈群;路艳;;中西医药物治疗失眠的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英;非药物治疗失眠[N];四川政协报;2003年

2 黄清华 首都医科大学管理学院讲座教授;药物治疗的注意义务[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王 康;老年人不可完全依赖药物[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什么叫药物的“反跳”现象[N];医药导报;2008年

5 吴志 李政;发笑性癫痫 首选药物治疗[N];健康报;2012年

6 通讯员 魏奇峰;非药物治疗成天水百姓新宠[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吴若琪;改善生活方式无效就得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4年

8 神内;药物治疗失眠的专家共识[N];健康报;2006年

9 张洪军;别把药物当拐杖[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吴志 李政;“发笑性癫痫”患儿可首选药物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银鹰;基于分子网络的药物重定位预测方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2 张耀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治疗方案下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沈丹彤;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诊断与治疗新模式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袁洪;美托洛尔、卡托普利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陆珍珍;常用治疗艾滋病中药制剂对HIV耐药及HAART疗效影响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于汇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尹榕;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8 李清;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遗传药理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巧琳;去甲基化药物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15年

2 陈芸;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及吸入性药物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3 黄敏;B型脑钠肽在早产儿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的临床指导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赵云;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中等体积BPH的临床对比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5 段盈佚;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刘蕴佳;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综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宏博;Dent病药物治疗临床观察及CLCN5突变表达载体构建[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潇伟;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NSTE-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临床随访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9 蔡玮婷;ACS患者PCI围术期不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预后观察[D];兰州大学;2016年

10 赵欢;CD40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循环血microRNAs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标志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52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