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一例
发布时间:2021-12-18 08:20
<正>一、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7月,右下肢肿胀加重3 d"为主诉入院。患者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肿胀,右侧较重,活动及久站后加重,晨起消失。无间歇性跛行及下肢疼痛,未诉腹部及背部疼痛病史。患者至医院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并给予治疗后,患者症状反复。3 d前患者因"右下肢肿胀加重"至我院就诊。查体:右下肢肿胀,伴小腿胫前色素沉着,范围约6 cm×4 cm。彩超提示:右侧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总静脉上段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
【文章来源】: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0,8(0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下腔静脉造影显示其下段闭塞,双侧髂总静脉闭塞,大量侧支循环形成
目前关于此类DVT,没有较为统一的方案。开腹手术能直接解除静脉压迫,但是由于其巨大的创伤及严重的并发症,目前的个案报道偏向于血管腔内治疗[2-5]。但是腔内治疗术后假性动脉瘤搏动力虽然降低,但对周围结构的质量效应仍然存在。因此,静脉压迫症状缓解较慢。我们认为,对于动脉瘤导致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有必要根据动脉瘤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一些股动脉或腘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静脉压迫的病例中[6-7],由于“动脉重建术”技术成熟,因此动脉瘤切除术直接减压被认为是缓解静脉压迫的理想选择。图2 对比剂外溢至假性动脉瘤内,引入分叉式血管覆膜内支架封堵破口,复查造影假性动脉瘤腔消失
对比剂外溢至假性动脉瘤内,引入分叉式血管覆膜内支架封堵破口,复查造影假性动脉瘤腔消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炎性腹主动脉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刘涛,杨盛家,俞恒锡,齐一侠,齐立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05)
[2]腘动脉瘤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J]. 刘建勇,李毅清,金毕,吕平,欧阳晨曦,尚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2)
本文编号:3542000
【文章来源】: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0,8(0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下腔静脉造影显示其下段闭塞,双侧髂总静脉闭塞,大量侧支循环形成
目前关于此类DVT,没有较为统一的方案。开腹手术能直接解除静脉压迫,但是由于其巨大的创伤及严重的并发症,目前的个案报道偏向于血管腔内治疗[2-5]。但是腔内治疗术后假性动脉瘤搏动力虽然降低,但对周围结构的质量效应仍然存在。因此,静脉压迫症状缓解较慢。我们认为,对于动脉瘤导致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有必要根据动脉瘤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一些股动脉或腘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静脉压迫的病例中[6-7],由于“动脉重建术”技术成熟,因此动脉瘤切除术直接减压被认为是缓解静脉压迫的理想选择。图2 对比剂外溢至假性动脉瘤内,引入分叉式血管覆膜内支架封堵破口,复查造影假性动脉瘤腔消失
对比剂外溢至假性动脉瘤内,引入分叉式血管覆膜内支架封堵破口,复查造影假性动脉瘤腔消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炎性腹主动脉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刘涛,杨盛家,俞恒锡,齐一侠,齐立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05)
[2]腘动脉瘤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J]. 刘建勇,李毅清,金毕,吕平,欧阳晨曦,尚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2)
本文编号:3542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5420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