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09 00:27
  目的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并且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处于较高的水平,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成为一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引起血流动力学、神经调节等的异常变化,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其最常累及的部位之一是颈动脉,管壁特征性改变表现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因此颈动脉IMT增厚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指标。且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间接反映全身中型动脉的硬化程度,可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指标,从而有效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临床常用的炎性标志物。hs-CRP通过激活血管壁补体系统促进血管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有效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指标。24h动态血压监测目前普遍应用在临床中,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在高血压领域也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无论患者血压是否达标,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或不明显者发生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而导致靶器官损害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本文结合颈部血管超声及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旨在研...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试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标准
        1.1.2 分组标准
        1.1.3 标本采集及指标测定
        1.1.4 统计学方法
        1.1.5 研究结果中可能出现的偏倚及控制措施
    1.2 结果
        1.2.1 一般资料的比较
        1.2.2 生化资料比较
        1.2.3 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的比较
        1.2.4 颈动脉 IMT 及 hs-CRP 的比较
        1.2.5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比较
        1.2.6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1.2.7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1.3 讨论
        1.3.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之间的比较
        1.3.2 动脉粥样硬化与昼夜节律异常的关系
        1.3.3 动脉粥样硬化与 hs-CRP 的关系
        1.3.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胆固醇的关系
        1.3.5 药物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现状
    2.1 血压昼夜节律的含义
    2.2 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
    2.3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
        2.3.1 心脏损害
        2.3.2 脑损害
        2.3.3 肾脏损害
        2.3.4 血管损害
    2.4. 治疗
    2.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J]. 曹昕,张菊花,刘哲豪.  中国医学创新. 2014(01)
[2]缬沙坦治疗非勺型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分析[J]. 周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34)
[3]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动脉硬化和早期肾损害的关系[J]. 吴军,唐顺忠,吴顺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19)
[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相关性分析[J]. 韩健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3(17)
[5]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踝臂指数的关系[J]. 单海燕,刘姝,李效力,吴鹏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16)
[6]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研究[J]. 谢伟,王明建,刘俊明,黄文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13(29)
[7]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对靶器官的损害[J]. 利冬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14)
[8]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杨彩兰,谢红丽,王述兰,王静,马银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13(13)
[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 林涛,苏琪,张姝兰.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3(02)
[10]血压昼夜节律与肾动脉阻力指数相关性研究[J]. 方波,陈国雄,邹曙东,滕颖君.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05)



本文编号:3577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577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b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