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6 21:42
  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伴有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伴皮肤、黏膜的於点、紫癜、瘀斑以及鼻和牙龈的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内脏、颅内等严重脏器出血。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也称为未成熟血小板(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是从骨髓中新释放入血的年轻血小板,目前被认为是骨髓产生血小板能力的标志,与ITP的发病有重要联系。目的:研究评价网织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网织血小板比率、活化功能等)在ITP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及辅助指导临床调整用药剂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和作用。为优化ITP的临床诊治提供更有效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应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N-9000)对83例初诊ITP患者、59例初诊非ITP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237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进行IPF%检测,对比分析其在上述几组病例间的不同检出特征,探究在ITP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另纳入143例随访ITP患者,观察IPF%在患...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IPF%在不同组的分布情况,ITP组中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

ROC曲线,血小板减少,ROC曲线,正常人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图1.IPF%在不同组的分布情况,ITP组中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由于IPF%在ITP组中高于其他所有病例组,因此我们分析了IPF%在鉴别ITP区别其他血小板减少疾病的诊断效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如图2所示。应用IPF%鉴别ITP区别于AA、MDS、肝炎、CML药物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所有非ITP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0.96、0.97、0.97、0.97和0.98。该结果表明IPF%有着良好的诊断效能,其敏感性、特异性和Youden指数见表3。图2.IPF%鉴别ITP与其他类型血小板减少及正常人的ROC曲线。(a)鉴别ITP和AA患者;(b)与(a)相同,但为ITP与MDS的鉴别;(c)ITP与肝炎患者;(d)ITP与慢粒药物继发血小板减少患者;(e)ITP与所有非ITP血小板减少患者;(f)ITP与正常人。AUC:曲线下面积。abcdef

血小板,患者,负相关,病情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图3.随访ITP患者的IPF%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r=-0.336,p<0.001。在为期一年的持续跟踪随访过程中观察到,ITP随诊患者在治疗期间血小板数升至基本正常且IPF%恢复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上限(参考已发表文献,该值为9.6%[5])停药或减药后,病情仍然保持相对稳定(如图4)。随访中有三例治疗效果不理想的ITP患者(如图5),在血小板数恢复到基本正常而IPF%仍处于高值时减少药量,随后患者病情反弹。我们跟踪随访一位68岁的女性ITP患者(图4a),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为17*109/L,IPF%为29.6%,上肢可见瘀斑。应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后血小板计数逐渐上升,同时IPF%逐渐降低。当第三次随访时,血小板计数达到115*109/L,IPF%降至8.8%IPF%,此后治疗方案改为口服糖皮质激素并逐渐减量,病情稳定。另外一例58岁的男性ITP患者(图4b),接受药物治疗后病情维持稳定,在他停药后的四次随访中,IPF%始终保持正常水平(4.5%、4.5%、4.8%和5.4%),与此同时血小板计数维持稳定,病情未见复发。图4.随访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和IPF的变化。横轴代表患者随访次数,黑色虚线代表IPF%,黑色实线代表血小板计数,红色实线代表IPF%正常参考范围上限(9.6%)。图5a显示了一位预后不良的慢性ITP患者(病情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血小板计数和IPF%的变化。该患者是一位32岁的女性,在口服甲泼尼龙后的六a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止凝血功能研究[J]. 张森,张摇威,纪少娜,尹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9(01)
[2]网织血小板检测在免疫因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王丹微,杨平,沈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8)
[3]网织血小板检测在急性白血病继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 宋明月,刘沁华,谢蓓蓓,夏瑞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4]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血风险与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性分析[J]. 吕明恩,李洋,吕翠翠,刘文洁,关悦,王诗轩,杨仁池.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 (01)
[5]应用未成熟血小板比例、未成熟血小板绝对值和血栓弹力图评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出血风险[J]. 吕明恩,李洋,薛峰,刘晓帆,刘文洁,孙甜甜,吕翠翠,付荣凤,张磊,杨仁池.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5 (09)
[6]网织血小板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价值[J]. 陈建霞,黄衍锋,张旭,黄望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23)
[7]网织血小板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J]. 肖成华,李文倩,冯建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0(04)
[8]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J]. 顾健,王磊,顾翔,汪中强,马丽,孙党红.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0 (03)
[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规范化诊断[J]. 秦平,侯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06)
[10]网织血小板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J]. 孙德华,王前,郑磊,平宝红.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8(05)



本文编号:3611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611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2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