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外周血炎症相关micro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17 15:46
目的: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及颈动脉正常的健康人群外周血清中5种炎症相关microRNA、3种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情况,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microRNA、炎症细胞因子及斑块易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寻找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随机选取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180例患者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组(即狭窄组),并按照超声狭窄程度分类法将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组(64例)、中度狭窄组(62例)、重度狭窄组(54例);按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点将狭窄组中有斑块形成的162例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78例)、易损斑块组(84例)。另选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90例作为正常组。所有纳入者晨起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提取总RNA,采用q 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清中microRNA-21、micro RNA-210、microRNA-126、micro RNA-146a、microRNA-125b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microRN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附: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microRNA-146a的表达变化[J]. 骆瑜,熊玮,陈彩敏,刘峰,李江华,董少红.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7(03)
[2]颈动脉斑块检查标准化流程[J]. 勇强,张蕾,田菊,王丽娟,李亮,张依然,王明月,王明雪,王瑶.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04)
[3]miRNA-12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 骆瑜,熊玮,杨纯玉,梁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08)
[4]MicroRNA-126基因敲减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 郭萌萌,赵娟娟,陶弋婧,胡燕,秦娜琳,郑静,田丹,周涯,徐林. 现代免疫学. 2015(04)
[5]MiRNA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新生中的作用[J]. 艾丽菲热·买买提,杨毅宁,马依彤.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5(06)
[6]重视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研究[J]. 何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5(05)
[7]影响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相关因素分析[J]. 蒋树中,刘茹,韩冰.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23)
[8]MicroRNA-181b对衰老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J]. 范婧尧,米雪楠,陈宇,贺淑君,王雷,惠汝太,张伟丽.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4(01)
[9]microRNA的概述及其研究[J]. 金吉春,金星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10)
[10]全血MicroRNA-126—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标记物[J]. 钱宗杰,谢福生.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3(05)
博士论文
[1]MicroRNA-210通过直接靶向PDK1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凋亡[D]. 李莹.吉林大学 2017
[2]microRNA-376b-5p对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灵娟.中南大学 2014
[3]血管内皮细胞miR-125和miR-126的功能研究[D]. 李东.第二军医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基础研究[D]. 毛洋.山东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79513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microRN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附: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microRNA-146a的表达变化[J]. 骆瑜,熊玮,陈彩敏,刘峰,李江华,董少红.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7(03)
[2]颈动脉斑块检查标准化流程[J]. 勇强,张蕾,田菊,王丽娟,李亮,张依然,王明月,王明雪,王瑶.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04)
[3]miRNA-12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 骆瑜,熊玮,杨纯玉,梁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08)
[4]MicroRNA-126基因敲减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 郭萌萌,赵娟娟,陶弋婧,胡燕,秦娜琳,郑静,田丹,周涯,徐林. 现代免疫学. 2015(04)
[5]MiRNA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新生中的作用[J]. 艾丽菲热·买买提,杨毅宁,马依彤.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5(06)
[6]重视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研究[J]. 何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5(05)
[7]影响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相关因素分析[J]. 蒋树中,刘茹,韩冰.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23)
[8]MicroRNA-181b对衰老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J]. 范婧尧,米雪楠,陈宇,贺淑君,王雷,惠汝太,张伟丽.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4(01)
[9]microRNA的概述及其研究[J]. 金吉春,金星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10)
[10]全血MicroRNA-126—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标记物[J]. 钱宗杰,谢福生.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3(05)
博士论文
[1]MicroRNA-210通过直接靶向PDK1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凋亡[D]. 李莹.吉林大学 2017
[2]microRNA-376b-5p对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灵娟.中南大学 2014
[3]血管内皮细胞miR-125和miR-126的功能研究[D]. 李东.第二军医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基础研究[D]. 毛洋.山东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79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6795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