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对房颤心房肌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3 09:36
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心率失常最为常见的类型,在最近20年里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房颤通常与结构性心脏病和其他共同发生的慢性疾病伴随出现,其发生和维持的机制是多因素的,这就给临床管理带来了许多的困难。房颤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反复入院,血流动力学的紊乱以及血栓栓塞等事件的增加,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心房颤动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至关重要,而现有的治疗手段疗效仍不尽人意,这就有必要寻找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或者提高目前治疗手段成功率的辅助治疗。本研究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对大鼠原代心房肌细胞构建的房颤细胞模型进行干预,探究体外冲击波在房颤治疗中的可行性,为房颤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体心耳标本检测。首先确定后续检测的指标在人类中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纳入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心脏手术的56例患者(15例窦性心律和41例心房颤动)。所有房颤患者经由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并记录以下临床参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AMPK/PGC-1a通路表达改变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材料
2.2 研究对象和实验分组
2.3 实验方法
2.3.1 Western Blotting
2.3.2 制片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3 组织ATP含量检测
2.3.4 透射电镜样本制备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Western Blot结果
3.2 免疫组化结果
3.3 左心耳组织ATP含量
3.4 心房肌电镜结果
3.5 AMPK,PGC-1a,NRF1和TFAM与术后早期房颤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第二部分 :体外冲击波对房颤心房肌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材料
2.2 研究对象和实验分组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分组
2.3 实验步骤
2.3.1 房颤细胞模型的构建
2.3.2 冲击波干预
2.3.3 Western Blotting
2.3.4 细胞ATP测定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原代心房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
3.2 Western Blot结果
3.2.1 AMPK蛋白表达水平
3.2.2 PGC-1a 蛋白表达水平
3.2.3 NRF1 蛋白表达水平
3.2.4 TFAM 蛋白表达水平
3.3 细胞ATP含量结果
4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J].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蒋立新,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2018(01)
[2]心房颤动与心房肌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J]. 鲁爽,刘广忠,李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08)
[3]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研究进展[J]. 余红,朱锦云,王建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05)
[4]体外心脏震波重建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微循环的实验研究[J]. 陶四明,郭涛,王钰,蔡红雁,羊超.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本文编号:3734500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AMPK/PGC-1a通路表达改变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材料
2.2 研究对象和实验分组
2.3 实验方法
2.3.1 Western Blotting
2.3.2 制片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3 组织ATP含量检测
2.3.4 透射电镜样本制备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Western Blot结果
3.2 免疫组化结果
3.3 左心耳组织ATP含量
3.4 心房肌电镜结果
3.5 AMPK,PGC-1a,NRF1和TFAM与术后早期房颤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第二部分 :体外冲击波对房颤心房肌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材料
2.2 研究对象和实验分组
2.2.1 实验动物
2.2.2 实验分组
2.3 实验步骤
2.3.1 房颤细胞模型的构建
2.3.2 冲击波干预
2.3.3 Western Blotting
2.3.4 细胞ATP测定
2.4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原代心房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
3.2 Western Blot结果
3.2.1 AMPK蛋白表达水平
3.2.2 PGC-1a 蛋白表达水平
3.2.3 NRF1 蛋白表达水平
3.2.4 TFAM 蛋白表达水平
3.3 细胞ATP含量结果
4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J].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李惠君,顾东风,杨跃进,郑哲,蒋立新,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2018(01)
[2]心房颤动与心房肌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J]. 鲁爽,刘广忠,李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08)
[3]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研究进展[J]. 余红,朱锦云,王建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05)
[4]体外心脏震波重建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微循环的实验研究[J]. 陶四明,郭涛,王钰,蔡红雁,羊超.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本文编号:3734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7345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