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现象高危因素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6 08:31
研究背景和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血运重建的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PCI可使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正常血流,大部分患者的心肌得到有效的灌注,但仍有部分患者即使开通了IRA,但心肌仍无法获得正常的血流灌注,从而出现无复流的现象。其可导致心肌进一步坏死、梗死范围扩大、心室扩张、心室重构,造成心力衰竭和致死性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因此,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是否得到有效的灌注是PCI成功的首要问题,但是目前,对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诊断、防治等相关因素的研究仍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无复流现象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从而明确高危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PCI防治的有效措施,从而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生存率。研究方法:收集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就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行直接PCI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共213例,通过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MI)的标准(冠脉前向血流TIMI≤2级诊断为无复流,TIMI分级为3级为正常血流),将病人分为2...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概念及目前的现状
2.2 发生的机制
2.3 诊断的方法
2.4 临床治疗
2.4.1 药物治疗
2.4.2 非药物治疗
2.5 小结及展望
第3章 研究对象、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相关定义
3.2 研究方法
3.2.1 病史采集及体征
3.2.2 辅助检查
3.2.3 治疗方法
3.2.4 统计学的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相关因素的比较
4.1.1 无复流与正常血流组基本情况的比较
4.1.2 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手术相关因素的比较
4.1.3 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的比较
4.1.4 无复流与正常血流组化验结果的比较
4.2 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无复流发生的高危因素
4.3 通过ROC曲线确定年龄、时间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界限值
4.3.1 年龄预测的ROC曲线
4.3.2 发病至血管开通的时间预测的ROC曲线
4.3.3 白细胞计数预测的ROC曲线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735665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概念及目前的现状
2.2 发生的机制
2.3 诊断的方法
2.4 临床治疗
2.4.1 药物治疗
2.4.2 非药物治疗
2.5 小结及展望
第3章 研究对象、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相关定义
3.2 研究方法
3.2.1 病史采集及体征
3.2.2 辅助检查
3.2.3 治疗方法
3.2.4 统计学的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相关因素的比较
4.1.1 无复流与正常血流组基本情况的比较
4.1.2 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手术相关因素的比较
4.1.3 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的比较
4.1.4 无复流与正常血流组化验结果的比较
4.2 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无复流发生的高危因素
4.3 通过ROC曲线确定年龄、时间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的界限值
4.3.1 年龄预测的ROC曲线
4.3.2 发病至血管开通的时间预测的ROC曲线
4.3.3 白细胞计数预测的ROC曲线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735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7356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