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从Ca 2+ -CaN-NFAT 3 信号通路探讨益心泰对慢性心力衰竭家兔心肌重构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4-01 03:15
  目的:从Ca2+-CaN-NFAT3信号通路探讨益心泰对慢性心力衰竭家兔心肌重构的作用机理。 方法:用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家兔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家兔分为模型组、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钾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共6组。每天上午对家兔进行灌胃,用药组根据成人体表面积换算法,折算后生药量为:益心泰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1g/kg、4.2g/kg、8.4g/kg灌胃,氯沙坦钾组按照2.75mg/kg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灌服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共用药4周。实验结束后观察血清脑钠肽浓度,心脏超声指标、心肌重构指标以及心肌组织病理结构、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同时从Ca2+-CaN-NFAT3信号通路着手,检测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心肌组织CaN的活性,心肌组织NFAT3的蛋白表达及蛋白磷酸化,GATA4及C-Myc的蛋白表达。 结果:用药4周后,(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血清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益心泰中、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钾组血清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2)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中、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钾组心脏超声指标LVEF、L...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英文縮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
            1.2.1 益心泰的制备
            1.2.2 药品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条件
        2.2 实验分组及造模
        2.3 动物给药方法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3.1 家兔一般情况
        3.2 心脏彩超指标
        3.3 血清BNP水平检测
        3.4 心脏称重
        3.5 病理切片
        3.6 透射电镜观察
        3.7 钙离子(Ca2+)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测定
            3.7.1 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测定
            3.7.2 心肌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的测定
        3.8 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FAT3、p-NFAT3、GATA4和C-Myc的蛋白表达
        3.9 PCR检测心肌组织NFAT3、GATA4和C-Myc的基因表达
            3.9.1 心肌组织总RNA提取
            3.9.2 逆转录合成cDNA
            3.9.3 引物设计与合成
            3.9.4 PCR反应体系
            3.9.5 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造模成功的评价
        1.1 一般情况观察
        1.2 造模后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
        1.3 造模后血清BNP水平的变化
    2 用药4周后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
        2.1 用药4周后各组心脏功能性指标的变化
        2.2 用药4周后各组心脏结构性指标的变化
    3 用药4周后血清BNP水平的变化
    4 用药4周后家兔心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的变化
    5 用药4周后家兔心肌细胞内[Ca2+]i水平的变化
    6 用药4周后家兔心肌组织CaN水平的变化
    7 用药4周后家兔心肌组织NFAT3、p-NFAT3、C-Myc和GATA4的蛋白表达
    8 用药4周后家兔心肌组织NFAT3 mRNA、GATA4 mRNA和C-Myc mRNA的表达
    9 用药4周后家兔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10 用药4周后家兔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学理论依据
        1.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2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3 组方分析
    4 阿霉素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5 Ca2+-CaN-NFAT3信号通路导致慢性心衰的机理和益心泰的干预
    6 问题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776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3776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a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