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人源抗动脉粥样硬化抗体的筛选与表达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26 18:23
  研究目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AMI)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内斑块形成的基本病理过程。然而,目前临床上仍未有有效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我假设抗动脉粥样硬化单链抗体偶联NaNdF4@NaGdF4纳米颗粒可以成为临床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以此进行单链抗体的筛选表征和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偶联。研究方法我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集了50例经冠脉造影术明确诊断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外周动脉血,并提取了其总RNA,以此建立了抗体基因库和抗体噬菌体库。我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集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组织样本用于噬菌体淘选。我利用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对抗体噬菌体库进行了6轮淘选,利用E.coil TOP10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表达,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和蛋白免疫印记验证筛选的单链抗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异性和亲和力。随后我合成了NaNdF4@NaGdF4纳米颗粒,并利用EDC-NHS反应将纳米颗粒和单链抗体进行欧联进而合成双模态靶向生物探针,并通过动态光散射和电镜分析偶联探针的溶液分散度和大小。最后利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构建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进而...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样本收集与RNA提取
    2、单链抗体基因文库的构建
    3、ScFv噬菌体文库的构建
    4、ASA6 scFv的表达和纯化
    5、蛋白免疫印迹和SDS-PAGE及考马斯亮蓝染色
    6、免疫荧光和油红O染色
    7、ASA6的表征
    8、NaNdF4@NaGdF4 纳米纳米的合成
    9、通过EDC-NHS反应合成ASA6-NaNdF4@NaGdF4 纳米颗粒探针。
    10、动物模型制备
    11、经近红外光谱探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2、经核磁共振探测小鼠体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3、统计分析
结果
    1、ScFv文库的构建
    2、靶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ScFv的筛选和鉴定
    3、ASA6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4、ASA6-NaNdF4@NaGdF4 纳米颗粒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5、ASA6-NaNdF4@NaGdF4 纳米粒子探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近红外光谱检测
    6、ASA6-NaNdF4@NaGdF4 纳米颗粒探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核磁共振成像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本文编号:4037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4037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