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支架在治疗原发自体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支架在治疗原发自体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经历了从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 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金属裸支架(bare-metal stent, BMS)到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 DES)3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PCI术后的再狭窄率由PTCA时代的50%降低到目前DES时代的5%。然而,DES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所携带的药物在发挥抗血管平滑肌增殖作用的同时也使得血管内皮正常的修复作用受到抑制,抑制了血管受损部位的再内皮化,同时金属支架本身及其聚合物涂层引起的血管局部炎症反应也参与了晚期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支架断裂以及支架贴壁不良也会造成支架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虽然现有的药物支架系统虽然已日趋完善,但是其本身的局限性均促进了对支架系统进一步创新。随着医学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新型材料的研发,近年来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开发和应用逐渐成为新一代支架的重要方向。理想的生物降解支架既要提供充分的血管支撑作用而避免早期血管负性重构,又要可以完全降解使得血管壁的完整性和生理特性得以保留。多种材料用来构建可降解支架,部分可降解支架已经开始临床实验。其中,雅培BVS是证据最充分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已经被有些国家批准应用于临床。雅培BVS支架在体内动物研究中证实了Absorb BVS和XIENCE V(已批准的药物洗脱支架)之间的生物等效性和全身安全性。在进行的体内实验ABSORB Cohort A以及ABSORB Cohort B试验已证实了BYS拥有良好的器械性能及安全性。目前,雅培BVS正在进行多种临床研究,可以预见,如果后续研究能进一步证实其近远期疗效确切,可降解支架的应用将会成为继DES后心脏介入病学的另一里程碑。目的:通过对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支架系统(BVS)和依维莫司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XIENCE V支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评价BVS支架在原发自体冠状动脉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患者同意参加本临床实验后,网上随机系统分配病人入选不同组别,置入支架类型分为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支架系统(BVS组)或依维莫司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XIENCE V组)。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相同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采用相同方法由同一介入小组组员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为期1年,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院外服药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术)发生率,协议要求所有患者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并保存相关影像资料。结果:BVS组和XlENCE V组两组患者全部成功置入相应支架。在BVS组,共17处靶病变,平均靶病变长度为14.88+4.87mm,平均狭窄程度87.82±7.32%,平均置入支架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0.35±4.37mm和3.12±0.38mm,平均扩张支架最大压力为12.82±0.46atm。在XIENCE V组,共23处靶病变,平均靶病变长度为16.17±5.05mm,平均狭窄程度86.65±7.77%,平均置入支架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1.30±6.37mm和3.15±0.32mm,平均扩张支架最大压力为12.96±1.99tm。患者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临床随访。BVS组和XIENCE V组分别有13例、19例再次行冠脉造影。BVS组和XIENCE V组一年内MACE发生率分别为6.7%与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支架系统(BVS)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与依维莫司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XIENCE V支架)无明显差异。二者在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晚期管腔丢失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可降解生物血管支架系统 依维莫司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 冠状动脉病变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4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符号说明11-15
- 前言15-19
- 资料与方法19-28
- 结果28-30
- 讨论30-35
- 结论35-36
- BVS支架的概述36-40
- 附录40-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9-50
- 附件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雷丽萍;曾攀;赵迎红;;血管支架径向支撑能力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年03期
2 徐国辰;血管支架的类别及其特性[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5年02期
3 徐国辰;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5年02期
4 徐国辰;;话说血管支架[J];东方养生;2009年06期
5 ;新血管支架能阻止血块形成[J];健康人;2002年09期
6 黄齐亮;巴马司他血管支架的临床试验[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年05期
7 陈华勇,柏树令,王军,朱小兵,高杰;异种小血管支架模型的建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5期
8 倪中华,易红,顾兴中;载药纳米颗粒与血管支架自装配机理和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9 陈庆福,田文彦,王利明,沙贵清;管材属性对血管支架行为及支架制造性能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01期
10 杨杰;黄楠;杜全兴;张勇;陈虬;;描述血管支架力学性能的新概念──形状系数[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生梅;王业南;尚新春;;医用血管支架的振动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宁;顾元宪;;血管支架静力学模拟的建模简化方案[A];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3 田杨;黄耀熊;;不锈钢血管支架的力学研究[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张憬;尚新春;;血管支架的固有频率计算[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邵长飞;董何彦;刘振峰;;动脉血管支架设计与支撑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6 钟振茂;刘道志;孙康;;有限元分析技术在血管支架设计中的应用[A];2007第一届全国介入医学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国辉;王盛强;徐益民;;血管支架的加速疲劳测试[A];2007第一届全国介入医学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黄楠;;抗凝血、抗组织增生的表面仿生的血管支架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仲英;;不同类型被膜血管支架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介入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赵丽娇;孙锟;陈笋;冯其茂;王剑;;小儿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新型材料细胞毒性评价[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东;不迷信权威瞄准第三代中孵友信血管支架突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2 特约撰稿 徐铮奎;中低价位血管支架市场潜力巨大[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特约撰稿 徐铮奎;植入式血管支架嬗变谋新生[N];医药经济报;2013年
4 周东;第三代血管支架遭遇270万美元尴尬[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刘云涛;我国研制出支架力学性能快速评价工具[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胡德荣;国产含药缓释血管支架“出炉”[N];健康报;2004年
7 特约撰稿 徐铮奎;心血管疾病搅动亚太[N];医药经济报;2010年
8 欣华;新一代可吸收型血管支架效果良好[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叶国标;国产含药缓释血管支架诞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徐铮奎;美国医疗器械产品研发推陈出新[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亮;基于双层蛛丝蛋白血管支架和干细胞构建小直径组织工程血管及其修复动脉缺损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2 涂秋芬;以脱细胞犬动脉为基质的新型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制备和体外再细胞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伟;生物可降解稀土镁合金血管支架无缝管材的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刘宾;脱细胞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陈华勇;异种小血管支架的实验移植机制与CD34阳性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潘长江;药物洗脱血管支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张良;1.新型小口径血管支架和其体内生物行为的研究 2.雪旺氏细胞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向动脉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虞剑;复合SDF-1α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在小口径人造血管移植和重建中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刘小丽;血管支架用Mg-Zn-Y-Nd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及表面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10 邢s,
本文编号:494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49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