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30 09:23

  本文关键词: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在院治疗和短期预后情况,为更有效的急诊救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血管诊治中心出院诊断为STEMI患者696例,利用吉大一院心内科数据库和吉大一院病案查询系统获取患者病例资料,并建立数据库。根据在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对比分析两组入院基本资料、在院治疗方案和短期预后情况。结果:(1)696例STEMI患者在院发生心力衰竭288例(41.4%),未发生心力衰竭408例(58.6%)。与非心力衰竭组相比,心力衰竭组患者平均年龄大,女性比例高,P0.05;伴有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比例较高,P0.05;发病12小时后住院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增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低,而心率、空腹血糖高,P0.05;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所占比例高,P0.05。(2)696例STEMI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共547例(78.5%),行PCI再灌注治疗485例(69.7%)。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行冠脉造影比例分别是74.3%、81.6%,P0.05;行急诊PCI治疗比例分别是52.4%、60.3%,P0.05。与非心力衰竭组相比,心力衰竭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比例较多,P0.05。STEMI患者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类药物使用率约95%,使用情况较为满意,而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螺内酯使用率低。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螺内酯联用时,心力衰竭组患者较多使用三联用药(β受体阻滞剂+ACEI/ARB+螺内酯)和两联用药(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ACEI/ARB+螺内酯)P0.05。(3)心力衰竭组患者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房颤、心源性休克、机械性并发症高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心力衰竭组患者较非心力衰竭组患者有较高的在院死亡率(13.2%:2.5%),且住院天数较长,P0.05。(4)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OR=3.462)和心源性休克(OR=3.130)是影响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最强影响因素。结论:(1)STEMI患者在院发生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高,年龄、性别、糖尿病病史、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作为影响STEMI患者在院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2)冠脉病变情况越严重,就越容易发生心力衰竭;临床药物治疗情况与指南推荐仍存在一定差距。(3)STEMI伴发心力衰竭的患者相对于非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不同,治疗有所差异,短期预后欠佳。
【关键词】: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2.22
【目录】:
  • 前言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2
  • 英文缩略词表12-13
  • 第1章 文献综述13-22
  • 1.1 引言13
  • 1.2 流行病学13-14
  • 1.3 病因及危险分层14
  • 1.4 病理生理机制14-17
  • 1.4.1 神经-体液调节14-15
  • 1.4.2 心室重构15-16
  • 1.4.3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16-17
  • 1.4.4 心肌细胞钙循环障碍17
  • 1.5 治疗17-21
  • 1.5.1 一般治疗17
  • 1.5.2 药物治疗17-19
  • 1.5.3 介入治疗19-20
  • 1.5.4 其他治疗20-21
  • 1.6 问题和发展21-22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22-25
  • 2.1 研究对象22
  • 2.1.1 纳入标准22
  • 2.1.2 排除标准22
  • 2.1.3 分组22
  • 2.2 诊断标准及相关定义22-23
  • 2.3 数据收集23-24
  • 2.4 统计学方法24-25
  • 第3章 结果25-35
  • 3.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25-28
  • 3.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化验检查比较28
  • 3.3 两组患者侵入性诊疗情况比较28-31
  • 3.4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构成比比较31
  • 3.5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31-33
  • 3.6 影响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33-35
  • 第4章 讨论35-39
  • 4.1 两组患者入院基本资料比较35-36
  • 4.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36-38
  • 4.3 两组患者在院预后情况比较38
  • 4.4 影响STE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多因素分析38-39
  • 第5章 结论39-40
  • 第6章 研究局限性40-41
  • 参考文献41-46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结果46-47
  • 致谢47-48
  • 附件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05期

2 柳云恩;韩秀敏;张玉彪;佟昌慈;侯明晓;;心力衰竭与microRNA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5年03期

3 邓伏雪;王小娟;胡云凤;常静;;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4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拥军;吴兆苏;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4年07期

5 尤宏钊;张健;;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4年06期

6 王文;朱曼璐;王拥军;吴兆苏;高润霖;孔灵芝;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3年06期

7 程小兵;汪祥海;杨玉雯;;心力衰竭与基因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11年23期

8 庞鑫;李静;李希;魏小帅;张海波;张丹;冯芳;刘佳敏;高岩;乌汉毕力格;李丽;葛蕾;陈怡平;陈铮鸣;蒋立新;;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疗模式的现状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9 赵晓静;李贵华;李瑞杰;任文林;;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迟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2期

10 邹操;刘志华;;钙循环与心力衰竭[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501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