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本文关键词: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目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中国患者中,观察并评价低剂量替格瑞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5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工人医院3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随机分为A组(n=108,替格瑞洛45 mg bid),B组(n=132,替格瑞洛90 mg bid)和C组(n=111,氯吡格雷75 mg qd),三组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 qd。分别采用光比浊法、Verify Now P2Y12检测、血管扩张刺激蛋白法多时点检测各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水平;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MACCE(首次CV死亡、MI、STROKE、TVR、UA)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MACCE累积生存率、出血不良事件累积发生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血小板抑制水平A组各个时点均低于B组,且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各时点PRU、PRI数值低于或接近出血事件切点值;C组各时点PRU、PRI数值高于或接近缺血事件切点值。A组较B组相比,各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A组较C组相比,疗效终点事件(CV死亡、MI、TVR)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替格瑞洛(90mg bid)及氯吡格雷(75mg qd)相比,低剂量替格瑞洛(45mg bid)抑制血小板水平作用处于缺血与出血事件相关的血小板反应性治疗窗中,可以更好的平衡出血事件风险与缺血事件风险。低剂量替格瑞洛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低剂量 替格瑞洛 非血运重建 疗效 安全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1章 试验研究10-31
- 1.1 材料与方法10-17
- 1.1.1 研究对象10-12
- 1.1.2 样本量估计12
- 1.1.3 签署知情同意书12
- 1.1.4 随机化入组12-13
- 1.1.5 研究药物剂量与用法13
- 1.1.6 血小板抑制水平检测及抗血小板治疗窗13-14
- 1.1.7 随访内容及程序14-15
- 1.1.8 疗效终点15
- 1.1.9 安全性终点15-16
- 1.1.10 统计学处理16
- 1.1.11 偏倚与控制16-17
- 1.2 结果17-23
- 1.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17
- 1.2.2 三组患者服用研究药物前后血小板抑制水平比较17-21
- 1.2.3 三组患者MACCE发生率情况比较21-22
- 1.2.4 三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22-23
- 1.3 讨论23-27
- 1.3.1 新型的P2Y12受体抑制剂23-24
- 1.3.2 传统抗血小板治疗理念的转变24-26
- 1.3.3 抗血小板治疗的中国剂量26-27
- 1.3.4 研究方案的设计缺陷与不足27
- 参考文献27-31
- 第2章 综述 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替格瑞洛研究进展31-40
- 2.1 机制特点31-35
- 2.1.1 强效抑制血小板聚集31-32
- 2.1.2 可逆结合ADP受体32
- 2.1.3 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32-34
- 2.1.4 抑制红细胞摄取腺苷34-35
- 2.2 临床研究35-37
- 2.2.1 DISPERSE Trial35-36
- 2.2.2 PLATO Study36
- 2.2.3 ATLANTIC Study36-37
- 2.2.4 PEGASUS-TIMI 54 Trial37
- 2.3 指南推荐37-40
- 2.3.1 Guidelines for STEMI37-38
- 2.3.2 Guidelines for NSTE-ACS38
- 2.3.3 Guidelines for PCI38-39
- 2.3.4 Guidelines for CABG39-40
- 参考文献40-48
- 结论48-49
- 致谢49-50
- 导师组简介50-51
- 作者简介51-52
- 学位论文数据集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主要内容[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4期
2 曾秋棠;魏宇淼;;重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药物治疗[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5期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在北京发布[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4期
4 李立军;秦辉;陈永华;;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年01期
5 马建新;金鑫;李运田;柳杨;杜大勇;许玉韵;;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6 刘小榆;;集多年医学之所成的心海灯塔 《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问世[J];健康大视野;2009年07期
7 ;ACS非血运重建患者,加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J];中国处方药;2009年04期
8 李武军;;替罗非班治疗非血运重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不同方案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3年16期
9 李中文;刘剑刚;华潞;赵树杰;;云南白药对非血运重建急性Q波心肌梗死患者伴有室壁瘤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张威;刘凤芹;程大伟;鲁体国;王立利;;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初步观察[J];吉林医学;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莎莎 李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将规范[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朱国旺;应加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康博;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15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51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