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7-26 08:20

  本文关键词: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室性早搏 缺血性心肌病 起源部位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1)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等检查,依据冠脉造影、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结合我国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分为缺血性心肌病组及非心肌缺血组各150例,分别记录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多源性室性早搏分别记录起源部位,缺血性心肌病组共340个,非心肌缺血组180个;缺血性心肌病组记录与心肌缺血相关血管(2)采用北京世纪金科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系统进行24 h心电监测、分析,由心内科、心电图科两名中级以上职称医师进行人工分析、矫正。(3)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缺血性心肌病组多源性室性早搏占85.3%,非心肌缺血组早搏多为单源性室性早搏占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缺血性心肌病组左室、左室前壁、左室心尖室性早搏发生率分别为55%、21.2%、14.7%,与非心肌缺血组对应部位相比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缺血性心肌病组左室前壁、左室心尖分别与右室前壁、右室心尖相比,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比较室性早搏起源部位(除外流出道)与缺血相关性冠状动脉的关系,LAD+LCX、LAD+RCA、LCX+RCA组分别与LAD+LCX+RCA组相比,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意义;(5)对多源性室性早搏(除外流出道起源)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时进行比较,1支与2支、1支与3支、2支与3支分别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缺血性心肌病室性早搏多为多源性,主要分为两类:(1)起源于流出道的肌袖性室性早搏;(2)起源于心肌缺血部位的室性早搏。2.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多源性室性早搏发生率增加。3.非心肌缺血组室性早搏多为单源性,起源部位主要位于流出道。
【关键词】:室性早搏 缺血性心肌病 起源部位 心律失常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主要符号及缩略词9-10
  • 前言10-14
  • 材料与方法14-18
  • 1.研究对象14-15
  • 2.研究方法15-16
  • 3.技术路线16-18
  • 结果18-20
  • 1.入组资料基线特征18
  • 2.两组室性早搏起源部位比较18-19
  • 3.ICM组内相关比较19-20
  • 讨论20-23
  • 结论23-24
  • 参考文献24-26
  • 文献综述 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进展26-35
  • 参考文献32-35
  • 致谢35-36
  • 作者简介36-37
  • 导师评阅表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农,曹雪滨,和朝平;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性缺血性心肌病及扩张性心肌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年10期

2 黄建可;扩张性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1年01期

3 张福生,王学忠,韩玉平,刘苏平,靳风纪;缺血性心肌病87例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1990年04期

4 张翔,乌若丹,,徐小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扩张性及缺血性心肌病的对比分析[J];云南医药;1996年02期

5 孙永柱;缺血性心肌病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研究[J];医学信息;1996年07期

6 张育君;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新医学;2000年07期

7 李曙光,李大伟;老年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临床鉴别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0年01期

8 林闽溪,沈庆乐,张黎明,林美明,李培英;缺血性心肌病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1期

9 贾国良;缺血性心肌病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02年12期

10 姚凤臣 ,李景林 ,周秀华 ,柳兢;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征[J];辽宁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君;崔广凯;;心梗后心功能的变化与缺血性心肌病关系[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2 刘建荣;;二维彩色多普勒对扩张性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鉴别诊断的分析报告[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恒青;郭顺华;姚楠;韦建端;;缺血性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与死亡的相关分析[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邵独婧;许静;吴冬燕;;非缺血性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5 史浩颖;汪芳;孙宝贵;舒先红;潘翠珍;葛均波;陈灏珠;;缺血性心肌病与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左室延迟收缩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徐海鹰;王宁夫;张邢炜;徐坚;李佩璋;;缺血性心肌病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A];2004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王影;田家玮;;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左室内不同步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健;何怡华;李治安;韩建成;谷孝艳;冯天鹰;王林林;;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分析缺血性心肌病伴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时二尖瓣瓣环形态变化[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9 田家玮;王影;;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左室内不同步的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徐和平;陈莉;吴英;;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A];2012年浙江省内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雪敏;缺血性心肌病:外科医生能做什么[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冯天捷;左心功能不全的缺血性心肌病预后[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2 田月琴;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灌注、代谢及功能的综合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3 李厚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孔烨;转染HRE-VEGF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侯予龙;转染TIMP-1-shRNA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缺血性心肌病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柴文祥;脐血CD133~+细胞对于裸鼠缺血性心肌病治疗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祝晓;GCA-HIF-1α-GCC提高移植骨髓干细胞存活率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超;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脏收缩同步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2 高士超;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测定与LVEF值预后的相关性[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3 楼莉峰;康心饮对缺血性心肌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刘伟;冠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缺血修饰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姜元鹏;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的关系[D];石河子大学;2016年

6 陈安清;缺血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两种治疗策略比较[D];复旦大学;2009年

7 廖嘉;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比较[D];吉林大学;2008年

8 罗明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近中期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2年

9 吴党洁;3.0T磁共振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活性和心室功能的评价[D];青海大学;2014年

10 王霞;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的临床观察[D];河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5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575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2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