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诱导表达IDO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治疗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诱导表达IDO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治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脐带血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生物学特性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IFN-γ IDO 异基因 淋巴细胞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介导 再生障碍性贫血 IDO 治疗
【摘要】:第一部分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从人的脐带血中分离和培养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blood-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B-MSCs),探讨其培养条件、表面标志表达以及体外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 方法:1.建立分离培养方法:淋巴细胞分离法与羟乙基淀粉沉降+淋巴细胞分离两步法进行比较;2.细胞生长及增殖能力观察;3.免疫表型测定;4.诱导多向分化潜能:选取P3~P5UCB-MSCs,经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分别用茜素红、油红O染色鉴定。 结果:通过羟乙基淀粉沉降+淋巴细胞分离两步法分离得到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数量较淋巴细胞分离法明显增多,,UCB-MSCs为成纤维样细胞贴壁生长,原代培养3-4周呈现平行或漩涡样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UCB-MSCs表达黏附分子CD44表面标志及干细胞特征标志CD73,不表达造血分子CD34,具有MSCs特征;体外诱导成骨、脂肪细胞分化成功,表明其具有分化潜能。 结论:UCB-MSCs在体外成功分离与培养,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第二部分IFN-γ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IDO表达及对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γ-干扰素(IFN-γ)作用于UCB-MSCs,诱导其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情况;观察UCB-MSCs上的IDO表达对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选取P3~P5UCB-MSCs,经不同浓度IFN-γ(0、50、100、200、400U/ml)诱导刺激24h,提取细胞mRNA和蛋白,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IDO表达情况。在有/无IDO特异性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T)的情况下,设定UCB-MSCs不同浓度组,丝裂霉素C处理,与异基因淋巴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 结果:UCB-MSCs本身不具有IDO的表达,经IFN-γ刺激作用下出现IDOmRNA、 IDO蛋白表达,且表达量与IFN-γ的刺激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UCB-MSCs:淋巴细胞比值为1:1,1:10,1:50时,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随UCB-MSCs浓度减小,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减低。当UCB-MSCs:淋巴细胞比值为1:100时,淋巴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在加入1-甲基色氨酸(1-MT)的共培养体系中,UCB-MSCs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恢复。 结论:UCB-MSCs在IFN-γ的诱导作用下可表达IDO,对异基因淋巴细胞的增殖可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第三部分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IDO表达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目的:建立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IDO表达对再障小鼠的治疗影响及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SPF级6~14周龄雌性DBA/2小鼠为供鼠,经5.5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的8~12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为受鼠,移植供鼠胸腺/淋巴结细胞,建立免疫介导再障模型;建模稳定后,经小鼠尾静脉输注UCB-MSCs(1×103/g),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病理形态以及造血负调控因子INF-γ水平的变化。 结果:再障模型建立后7~16d,AA小鼠出现皮毛散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22.58±15.74%,苍白萎顿;第14d模型组外周血象、骨髓造血明显降低,经尾静脉输注MSCs进行观察,2周时血象指标回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MSCs的IDO的表达对再障小鼠各血象指标的变化效果明显,同时骨髓造血情况也有明显改善。 结论:具有表达IDO的UCB-MSCs输注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可减轻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
【关键词】:脐带血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生物学特性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IFN-γ IDO 异基因 淋巴细胞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介导 再生障碍性贫血 IDO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蚌埠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5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12-23
- 引言12
- 主要材料与仪器12-14
- 实验方法14-15
- 实验结果15-18
- 讨论18-19
- 参考文献19-23
- 第二部分 IFN-γ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IDO 表达及对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23-37
- 引言23
- 主要材料与仪器23-24
- 实验方法24-30
- 实验结果30-32
- 讨论32-35
- 参考文献35-37
- 第三部分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 IDO 表达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37-47
- 引言37
- 主要材料与仪器37-38
- 实验方法38-40
- 实验结果40-43
- 讨论43-44
- 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47
- 结论47-48
- 致谢48-49
- 附录 A 主要英文缩略词49-50
- 附录 B 常用试剂配制50-51
- 附录 C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1-52
- 附录 D 综述 IDO 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介导52-58
- 参考文献56-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昌,白海,吴涛,路继红,欧剑峰;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2 冯立新,许倩,王栋,肖桂芝;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陆晓茜;刘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5年12期
4 甘凤英;叶德富;;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6年11期
5 李府;马丽霞;张乐玲;郑立波;陈颖杰;吴镇;王世富;;细胞因子联合纹状体条件培养液定向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研究(英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24期
6 谭艳芳;殷小成;熊玉娟;王艳;;黄芪甲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4期
7 林沪;陈黎明;王福生;;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的分化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3期
8 卓本慧,李廷玉;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细胞移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4期
9 郭希民 ,王常勇 ,王永红 ,段翠密 ,赵强 ,孙大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10 杨自权,卫小春,郝一勇,焦强,丁娟,李鹏翠,陈崇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性状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稚;韩艺;赵宏贤;余鸿;刘广益;;当归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和毒性检测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玉红;陈光辉;;地黄低聚糖对人脂肪组织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杜凤移;王皓;杨树龙;赵绘存;杨英;杨军;;纳米纤维支架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勇;张西正;郭春;魏严;李瑞欣;徐晓莹;张永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心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朱恒;江小霞;刘元林;张毅;毛宁;;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性调节破骨细胞发育和功能[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张颢;陶艳玲;邱林;张伯龙;马军;陈志哲;刘拥军;韩忠朝;;一种具有免疫负调节功能的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杨少光;池颖;戎丽娟;邢文;卢士红;赵钦军;马凤霞;韩忠朝;;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李杰平;孔佩艳;李佳丽;朱丽丹;孔祥敬;曾东风;刘红;王庆余;彭贤贵;陈幸华;张曦;;纯化的自体CD34+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克隆恩病一例并文献复习[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9 罗高兴;程文广;黄正根;贺伟峰;袁顺宗;陈希炜;吴军;;应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小鼠皮肤缺损创面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郭振兴;郑翠玲;陈振萍;董文川;杨仁池;;胚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人Th17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舒迪;中华慈善总会IDo儿童基金启动艺术关注计划[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王秋月 王琳;空军总医院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救治小脑萎缩[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素锋;我市首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手术取得成功[N];临汾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艾素;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治疗获突破[N];健康报;2010年
5 肖纯;IDo儿童基金为民工子弟构建“梦想课堂”[N];中国企业报;2010年
6 记者 张利平;IDO儿童基金少数民族儿童艺术关注计划在京启动[N];中国社会报;2009年
7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张泓;生物医药,2008新突破[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9 徐机玲;姜跃进;我国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获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时报记者 杨晓帆;韩忠朝:中国干细胞研究领军者[N];滨海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飞;620nm非相干红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于美娇;系统归巢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东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李宝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及复合PLGA体内异位成软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朱雅姝;Flk-1~+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吴桂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7 熊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体外转染兔颞下颌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纤维软骨转化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苗宗宁;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在骨创伤修复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梁伟;人骨髓Flk-1~+间充质干细胞抗DNA损伤物质影响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赵迎泽;BMP9通过MAPKs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守琴;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陈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化疗所致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体外实验[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茜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其重编程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体外重建角膜后板层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唐子滨;纳米级胶原基骨材料复合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后外侧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齐凯;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马兰兰;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李成华;口腔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及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变化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田毅;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脑肿瘤干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张福丽;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附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进展)[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1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621697.html